诸葛亮随手写下: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
可惜狂风吹落后,殷红片片点莓苔。
贾诩走过去,轻轻读了一遍,开口道:“大才,不愧为庞德公弟子,诸葛玄的从子。
诗写得好,应时应景。”
婶婶走过来看了看,高兴地拿着走了。
一会儿,后庭内室传来了愉快的嘻嘻哈哈声。
不久之后,婶娘的丫环回赠了一枝玉钗,诸葛亮拿着,似尚有体温,想拿着鼻下一闻,还是控制住了,不禁莞尔一笑。
刘晔出使荆州,言张绣已经与诸葛亮结亲了,现在张绣要搬到合肥去了,请示刘表该怎么办。
其实,刘表也知道,之前张绣与曹操眉来眼去,要不是曹操好人妻,张绣已经成了曹操的人了。
所以,刘表也就顺水推舟的同意了。
诸葛亮他们用了三百多条船将张绣5000多军队,2000多骑兵,还有一些愿意和他一起搬迁的世家、民众搬到南昌。
当然不能太面积的鼓动民众,要不然荆州肯定要找麻烦。
有了2000多骑兵,合肥就更牢不可破了,届时他们想要围城都是一种奢想,2000多骑兵在城外的牵扯作用还是很大的。
为了在江南将他们的作用发挥到最大,诸葛亮下令造船厂,特意制造二艘三层楼船,其中一层专门用来安置马的,马在船上就能休息的很好,这样将他们水运过去,一上岸就能发挥即刻战力。
还有一个意外之喜,这也是过了很长时间,诸葛亮才知道的。
邓氏家族也随着一粮商迁移到南昌附近,邓氏家族中有一个小孩,叫邓艾,后来在北海(贝加尔湖)建立的大汉国的西北城。
张绣迁移完成后,听说蔡勖立马就安排一个弟弟为南阳守将,将南阳以南的大部分田地据为己有了。
诸葛亮任命,张绣为骑兵都督、偏将军驻守合肥,贾诩为军师中郞将,将斥候部交给他管理。
刘邕为丹阳郡守长史,专门为诸葛亮统筹后勤物资及人才配备,胡车儿为别部司马。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