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不我待呀!”
诸葛亮觉得要去取得一个姑娘喜欢时间太长。
“咳,咳,咳,”
贾诩摇摇手,“只要汝答应即可。”
“纳妾。”
诸葛亮没办法,又是要纳妾么。
“也可。”
贾诩沉思了一会,叹了一口气回答。
诸葛亮走到窗前,打开窗户,不一会儿,刘晔进来道:“夫人与穆公子已经郊游回家了,只是玑公子听说,襄阳有一良驹,想购之送给他父亲作生日礼物,孝心可佳,我们就陪他去了。”
“唉,没必要。”
贾诩平静的说,傻子都知道是人质。
诸葛亮一看只能缓和道,“吾叔父有一女儿端庄美丽,知书达礼,与玑公子有天作之合之像。”
“善!”
贾诩这才脸色缓和道,“容吾三天,三天后可直接托人去找张绣。”
随后站起身,一手拿着刀,一手拿弩。
贾诩当然不知道,吾说的叔父女儿是堂叔父,他认为的叔父是诸葛玄,后来他为此还讹了诸葛亮一本《星象位移图》。
刘晔走过去,将弩接过来,说道:“刀可以,此弩不行。”
“可。”
贾诩点点头,就走了。
三天后,在南阳的最大粮食采买世家的推荐下,张绣与诸葛亮把酒言欢,谈到西凉的艰苦,渐渐的有种相见恨晚之感。
其间张绣之女张怡,扮作童子前来添酒,诸葛亮一眼就看出来了,但没有揭穿。
其后,张绣的婶娘邹氏进来,交谈几句之后说,怡儿喜爱桃花,望诸葛公子赋诗一首,以飨其望,可否?
噢,原来是纳妾之前的考察,婶婶也出面了,张绣、贾诩举杯看着诸葛亮,是不是有真才实学。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