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斩获两个世界级大奖,季知行再攀学术新高峰
惊今年的图灵奖与沃尔夫奖得主竟然是同一人
横跨三大领域,盘点季知行的三座丰碑
媒体是敏锐的,图灵奖和沃尔夫物理奖宣布年度获奖人物的当天,就有无数的新闻稿喷涌而出。
菲尔茨奖、图灵奖、沃尔夫奖这三座数学界、计算机界、物理界的顶级大奖共同将季知行的声望推向新的高峰。
季知行这个名字以及他求学、科研的种种事迹成为网上线下热议的话题,许多中小学更是整理打印出来分发给学生作为作文素材。
季知行的奋斗经历、学术荣耀当然,还有巨额的科研收入和俊逸的外表使他成为一代年轻人的偶像。
此前,很多小学生被问到“长大以后想做什么”
时,出现频率最高的答案是“网红”
。
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表示长大以后想当科学家
不谙世事的孩子们还不知道科研之苦,但季知行的事迹扎扎实实地在他们心中埋下了一颗科研的种子,随时都有可能破土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对于季知行来说,能多引导几个孩子走上科研之路比获奖更让他高兴,因为一个总结了过去,一个预示着未来。
当然,奖金也挺让他高兴的。
他的第二个实验室地下100深的外部有聚乙烯、铅、铜等六重“盔甲”
的高纯锗探测器已经动工了,工程造价预计约129亿,设备投资约46亿。
所以,能多一点科研经费也是好的。
收之东隅,失之桑榆。
季知行收获了荣誉与金钱,可实验却陷入了瓶颈。
在早晨的集体研讨会上,季知行皱着眉总结了当前的最大问题
“无法解释原子低能核反应中的核嬗变和滞后效应,其反应径迹与物理规律与之前所做的实验存在较大的差异。
如果引入挠场理论加以解释,那么异常放能与核反应就是矛盾的”
易言和林逾静面面相觑,他们两组输出的成果是用来辅助季知行实验的,“低能核反应”
与“挠场的存在”
正是他们这一阶段的成果。
如今出现了实验与理论的矛盾,要么就是实验有误,要么就是理论有误,哪个都不是好事,后者更严重一些。
实验有误还可以重来,经典理论有误将直接导致逻辑链后发生更大的错误。
地基一旦歪了,上面的建筑就摇摇欲坠了。
“要不”
易言犹豫着开口,“我们组将第一阶段的实验再重复一遍”
林逾静沉思片刻,说道“我们组可以再研究一下粒子自旋和宏观物体的旋转角动量,能不能观测到新的挠场特性。”
季知行抬眼一扫,所有人都有些消沉。
实验有误是正常的,可怕的是实验的依据、作为根本的原理出现了未知的错误,那意味着他们的实验从一开始就没有任何意义。
“这样吧,今天剩余的时间就放假,大家先放空脑子休息休息,明天就是周末了,下周再继续也不迟。”
季知行说道。
带着对理论的怀疑重新开展实验,容易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不如放个假舒缓一下疲惫的精神。
季知行无疑是个好老板,这点体现在能力、物质与对下属的体恤等方方面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