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记者会后,他就将全部时间全部精力都用来准备这次报告,连系统学习任务也顾不上了。
学校对这次大会也是高度重视,为此组织了几位对ns方程有所涉猎的教授们,将季知行写的论文翻来覆去地,然后罗列了很多可能会被提问被质疑的地方。
朱仁还特地组织了一场模拟演练。
其实也不算模拟,这其实是季知行的毕业答辩,一个人的毕业答辩。
原本记者会后紧接着就是期末考,季知行忙于准备大会报告,本想申请免考的,后来一想干脆试着申请提前毕业,居然顺利地通过了。
那么,毕业论文自然就是ns方程的系列论文。
答辩委员有四位,第一位是阎安瑾教授,第二位原本是数院院长俞垣,但他被三位大佬挤没了位置。
这三位大佬一位是华夏科学院的柯学渊院士,一位是华夏工程院的龚承远院士,还有一位是华夏数学会的理事黎时院士。
三位大佬不请自来只为了给广陵大学的一个学生做答辩委员,校长和朱仁恨不得锣鼓喧天地昭告天下。
大佬们来得匆忙,季知行甚至是到了行政楼会议室才知道答辩委员临时换人了。
加上12月份获评院士的阎教授,总共有四位院士来参加他的毕业答辩,季知行颇觉不可思议。
一年前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的毕业答辩会是这个阵仗。
季知行怀着兴奋的心情站上讲台,他毕竟已经准备很久了,因此虽然有点紧张但也并不怯场。
一般的毕业答辩,答辩者用来自述论文的时间往往被要求控制在15分钟以内。
但是季知行情况特殊,他用了整整一个小时才介绍完自己的论文。
大佬们着都很和蔼,但提的问题都很锐利。
柯学渊院士在季知行话音刚落就迫不及待地提问“一个流子,可以移动可以旋转,然而力矩这个基本概念并不能真正成立,那么怎么解释剪切力与牛顿第三定律的矛盾”
他自从到季知行公开发表的8篇论文后,简直食不知味,满脑子除了ns方程还是ns方程,对于季知行的推导过程早就积累了很多问题。
在得知季知行将要以ns方程的相关论文作毕业答辩时,他就匆匆忙忙地来了。
季知行对这个方向的问题早有准备“因为流子数是守恒的,流子即使裂解也始终具有确定不变的物量。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牛顿第二定律及动量矩定理。
由于剪切力本身就是并不一定真实存在的一种近似力,所以我其实绕过了这个概念直接抓流子旋转的自转转速、中心移动速度”
妙啊柯学渊重重地一拍大腿这样问题就简化成了分析单个流子的动能、势能与微观场。
在柯学渊之后,其他几位答辩委员也接二连三地提出问题,季知行一一回答。
答辩持续了整整四个小时,朱仁两次三番地犹豫着是不是该请几位大佬先停下来用个午餐。
直到中午14:00,这场特殊的毕业答辩才落下帷幕。
大佬们连一顿便饭都没时间用,急急忙忙地就要回到自己的实验室。
他们的科研项目都是以ns方程为基本模型的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如今有了新的体悟自然迫不及待地想回去一一验证。
校长和朱仁见留不住人也没有勉强,反正留下照片对广陵大学来说就足够了。
毕业答辩结束,朱仁直接将毕业仪式安排在当天下午。
教导过季知行的老师们都来了,微笑地着阎安瑾给季知行颁发物院毕业证和学位证。
然后数院院长俞垣也上台,将数院的毕业证和学位证一起交到季知行手里。
季知行其实一天数院课程都没上,甚至学籍还是在申请提前毕业后被俞垣按在教务处登记的,所以这份数院学历简直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这可以说是史无前例了,但俞垣一点都不怕受人指摘,这种破例是建立在绝对实绩之上的,谁敢有意见谁好意思有意见
作者有话说
本章答辩的思路观点参考ns方程有限体积法求解及墩柱这本。
本来今天应该至少写到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一半的,但换了几个写法都不太满意,所以今天就断在这里吧,我再思考一下怎么写比较合适。
请牢记收藏,网址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