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文噗嗤一声笑出来:“晓得你要做知恩不望报的好人,可是你难道没听那佛经故事上说的因果报应啊?如果他们真起来了,要报,你就收着,要不肯报,也就罢了。
若是刻意回避,那反而变成用别人的名声成全你的名声了。”
陈宁用手拍拍额头,接着看向妻子:“这样的道理,你怎么想出来的?倒是我拘泥了。
若时时刻刻想着这些,害怕别人说,那做人岂不太拘束了?”
小文笑了:“就是这样的道理。
我们不去做那伪善之人,百般做作只用别人的名声成全自己名声。
自己做了什么,别人爱谢,就听听,不爱谢,也就罢了!”
陈宁点头:“这啊,要写成家规,挂在堂前,让子孙后辈都记得才是。”
小文啐丈夫一口:“也亏你好意思。”
陈宁又呵呵笑了几声,小文已经叫来丫鬟:“二叔公这回来的匆忙,告诉外面的,必要服侍好才是。”
丫鬟领命而去,小文回头,见陈宁满面恍惚,又弹他额头一下,陈宁回神过来,把小文的手握住。
陈二老爷在通州住了几日,也就离开。
观保送走陈二老爷,继续安心读书。
日子一天天过去,边关的战事将要结束,而好消息也终于传来。
陈大爷在战场上作战勇敢,又兼前宁远公殁于战场。
天子也觉旧日恼怒有些无故,追前宁远公为安北伯,陈大爷着袭安北伯,等孝期一满,着入朝效力。
消息一传到通州,陈宁就急急地告诉了小文苏氏。
苏氏听的这个消息,连声念阿弥陀佛,双手合十:“这定是老太太在天之灵保佑,才有这样的好消息。
媳妇,快,赶紧备了香烟纸钱,我给老太太上柱香,让她也欢喜欢喜。”
小文应是,早有伶俐的丫鬟们把东西准备好,用托盘托出来。
苏氏亲自接了,和小文来到陈老夫人灵前虔诚上香。
刚把香插到香炉内,心安和小雨听到消息就赶来。
心安满眼是泪:“太太,这话,可当真?”
苏氏笑吟吟地道:“自然是真的!”
话音还没落,丫鬟就来报:“外头有客来了,知州前来拜访大爷二爷呢,还有知州太太也来了。”
陈家在通州那么多年,顶多就是和知县来往来往,知州亲自上门来拜访,这还是头一遭。
小文急忙吩咐下去,又陪了苏氏,前去二门迎接知州太太。
刚到二门,知州太太的轿子就已来到门前。
小文和苏氏急忙跪下迎接。
知州太太在轿中瞧见,忙命停轿,亲自下轿扶起苏氏:“不过是来拜访一下,咱们做咱们的相处,这样拘礼可就不该了。”
“寒家不过白身,太太这样说,着实让我们心中不安。”
苏氏恭敬地说,知州太太瞧着也就三十出头,听苏氏这样说,笑的更开怀了:“陈太太说什么呢?你们在通州也是有名的人家,原本赴任之初,就该前来拜访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