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贪官,以结其忠——贪官可比清官好收买,你让他管事收敛钱财,他自然也会忠诚于给他权利的皇帝。
这才有了臣忠而君安。
罢贪官,以排异己——贪官可比清官好罢免,倘若不忠或是势大,君上自然可以借着罢免贪官的幌子排除异己,甚至还能叫百姓也跟着叫起好。
杀大贪,以平民愤;没其财,以充宫用——贪官多了,自然朝野不清、民愤随之起,这时候,君上斥之、罚之、杀之,朝野天下皆可知君之明,百姓也能交相歌颂君王之德,君上还能收其财,自是百利而无一害。
“所以,咱们这位陛下不怕你贪,就怕你不贪,就怕你不忠!”
严世蕃言辞如刀,字字掐中要点,“你告诉他你的忠心,那就平了他一半的怒火。
然后,你再怒斥李默之罪,将罪责全都丢给李默,如此这般,剩下的怒火自然全都移去李默身上。”
虽然严世蕃人不在玉熙宫,但是赵文华还是兢兢业业的顺着他编的剧本演了下去。
赵文华举着奏折,太监李芳很快便小步上去把折子接了过来,恭恭敬敬的递给皇帝。
皇帝来回看了在场几个人的面色,忽然短促一笑,眯着眼睛把在场诸人的面色打量了一番。
很快,他便又慢条斯理的翻开折子,一声不出的看了起来。
赵文华吸了口气,当着在场诸人的面,朗声念下去:“臣受皇上重托,为人所嫉。
近奉命还京,臣计零寇指日可灭,乃督抚非人,今复一败涂地,皆由李默恨臣前岁劾逮其同乡张经,思为报复。
迨臣继论曹邦辅,则嗾给事中夏栻、孙浚媒孽臣及宗宪,党留邦辅,延今半年,地方之事大坏。
昨浙直总督又不推宗宪,而用王诰抵塞,然则东南涂炭,何时可解?陛下宵旰之忧何时可释也!
默罪废之余,皇上洗瘢录用,不思奉公忧国,乃怀奸自恣,敢于非上如此,臣诚不胜愤愤,昧死以闻……”
简而言之:赵文华这是抓着“李默与张经乃是同乡,有意报复自己这个当初举报人”
以及“李默当初不用严党推荐的胡宗宪反而推举王诰为浙直总督,导致东南胜局转败”
这两个论点,把东南如今战败之罪全都推给了李默。
甚至,言语之间还暗指李默怀疑圣上当初决断,打算要替张经这个老乡翻案。
赵文华言辞恳恳,简直是“一片丹心照汗青”
。
李默的脸彻底就白了,他知道要是再让赵文华说下去,自己就真的要完了!
他竖起眉毛,连忙出声,打断了赵文华的话;“你这是污蔑!”
他厉声喝道,“陛下面前,你都敢颠倒是非!
?”
李默乃是吏部尚书,主管官员升迁任免,外察以来更是官威更盛,此时一呵斥,颇有几分雷霆一般的厉色。
赵文华却是半点也不怕——就等着你,我还怕你不出声呢!
他理直气壮,扬声反问道:“你敢说,当初举荐王诰不是出于私心?你敢说,你不曾质疑陛下所断,想着要为张经翻案?!”
李默一时寻不出辩解之语,只能怒斥:“荒唐!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我一心为国,从无半点私心。”
赵文华胆气更足,接着问道:“你当初出的那道题‘汉武、唐宪成以英睿兴盛业,晚节乃为任用匪人所败’,难道不是诽谤君上。
如此大罪,你也敢辩?”
汉武帝、唐宪宗和当今皇帝相比,除了职业相同之外都有一个共同的业余爱好——修炼求长生。
而且,这两位都算得上早期英明神武,晚年却因为修炼求长生而晚节不保的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