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张翰传》记载了张翰经常纵酒豪饮、以醉态傲世的故事,这张翰说过一句惊世骇俗的话:“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
此外,“酒仙”
李白在《行路难》中也写道:“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容若的一生,虽然短暂,倒也不枉来这人世一趟。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沈宛为容若生下遗腹子富森。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容若葬在京郊皂荚村,自此与挚爱的妻子卢氏长伴。
逝者已矣,而明珠却要打起精神,继续他的人生旅程。
奇怪的是,容若在时,明珠顺风顺水,一路扶摇直上,哪怕遇到什么棘手事,也都能迎刃而解;一旦容若离世,明珠的日子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二
康熙十八年(1679年),当时容若25岁。
这一年的八月二十八日,京师地震,一时房毁人亡者甚多,魏象枢借地震弹劾明珠。
这魏象枢作为言官,敢讲真话,以整肃纲纪为己任,被史家誉为清初直臣之冠。
他作为能臣,在平定三藩之乱、整顿贪官污吏等方面立下大功;作为廉吏,他誓绝一钱,甘愿清贫。
地震当日,魏象枢与副都御史施维翰疏言:“地道,臣也。
臣失职,地为之不宁,请罪臣以回天变。”
与此同时,魏象枢还直陈时弊,说众多大臣营私舞弊、贪污受贿,矛头直指索额图、明珠等人。
当时明珠积极妥善处理善后事宜,安抚受灾民众,最终康熙对明珠的信任没有被丝毫动摇。
然而到了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也就是容若去世三年之后,同样是遭弹劾,明珠却被罢相,尽管他很快被重新启用,任内大臣,却不再是权倾朝野的风云人物。
后人认为明珠被罢相,其实是康熙本人授意朝臣郭琇所为。
康熙本人文韬武略,又善于驾驭臣下,他的一贯作风是玩平衡术,当某一大臣及其派系势力过于强大,他便扶持与之对立的派系,便于自己最终操纵朝政。
比如鳌拜飞扬跋扈之时,康熙扶植索额图;当索额图恃功傲上,他支持明珠;而当明珠权倾朝野之时,他自然不能容忍。
康熙二十七年,待一直倚重明珠的太皇太后孝庄离世,康熙到底找了个借口,以“掣肘河务”
为由,罢了明珠的相位。
也难怪总说“伴君如伴虎”
,许多事,此一时,彼一时。
还可以这样理解,容若在世时,一边是父亲,一边是君王,容若会尽可能加以斡旋,如同润滑剂,使得双方矛盾不至于过度激烈。
而一旦容若离世,双方的沟通受到限制,君臣关系不知不觉偏离轨道,也是有可能的。
但无论如何,明珠勤敏练达、智慧过人,辅佐康熙皇帝在缓和满汉之间的矛盾、消除三藩割据势力、抵御沙俄入侵等方面的历史功绩,是不容抹杀的。
想那容若在世时,每逢和皇帝出塞,思念亲人的时候,父亲明珠也是他思念的对象之一吧?
再来温习容若的一首词:
蝶恋花?出塞
今古河山无定据。
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幽怨从前何处诉。
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