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温,再做个冰枕给他用。”
余秋喘着粗气,挣扎着站好。
刚才她也吓得够呛,孩子总是比大人更脆弱。
她真怕这孩子抽着抽着就没了。
“注意观察这孩子的呼吸情况,万一呼吸衰竭,加用纳洛酮。
要是持续高热昏睡,有安宫牛黄丸吗?十岁的话就一次一颗药,鼻饲。”
护士赶紧应声“有的,药房刚进了安宫牛黄丸。”
“除此以外呢,还有哪些要做的事情?”
余秋下意识地作答“有丙种球蛋白的话尽快挂上,早期足量应用效果不错。
注意持续监测电解质,尤其小心低钠血症,及时补充。
要是后面频繁抽搐的话,可以肌注鲁米那跟水合氯醛灌肠交替使用。
保持清凉流质饮食,比方说西瓜水绿豆汤藕粉之类的,还有病房防蚊,避免疾病传播。
室温保持在二十六到二十八度,电风扇效果不好的话,就对着井水吹。
护理一定要跟上,昏迷的孩子给鼻子饲。”
她抬起头,准备再给这孩子也做个脊髓穿刺的时候,突然间意识到值班医生跟护士都站在自己前面。
那刚才在后面提问的是谁?
余秋下意识地回过头。
门口站着位身形干瘦的老人,正对她微微地笑“姑娘,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
余秋差点儿脱口而出,江州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本博。
作者有话要说贴一段百科来的新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是在千疮百孔、百废待兴中开始的。
经过全国人民16年的艰苦奋斗,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展,人民群众的健康状况也有了显著改善。
建国后,霍乱很快在我国绝迹。
1955年,人间鼠疫就基本得到了控制。
1959年,性病在全国范围内基本被消灭。
6o年代初天花已告灭绝,比天花在世界范围灭绝早了十余年;结核病的死亡率从建国初期25o1o万下降到4o1o万;脊髓灰质炎、麻疹、乙脑、白喉、破伤风、百日咳等传染病的病率明显下降。
1965年,接生员的队伍已经增长到68574o人,产妇的产褥热和新生儿破伤风显著减少。
但城乡医疗状况差距极大。
1965年6月26日,毛主席提出要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
“六二六”
指示后,卫生部在送给□□和中央的报告中,深刻检查了在这方面工作上的失误。
“由于卫生部领导上长期把人力、物力、财力主要用在城市,以致农村缺医少药的问题,迄今未能很好地解决。
据1964年的统计在卫生技术人员分布上,高级卫生技术人员69在城市,31在农村,其中县以下仅占1o。
……农村中西医不仅按人口平均的比例大大低于城市,而且多数人的技术水平很低。
在经费使用上,全国卫生事业费9亿3千余万元中,用于公费医疗的2亿8千余万元,占3o,用于农村的2亿5千余万元,占27,其中用于县以下的仅占16。
这就是说,用于83o万享受公费医疗的人员的经费,比用于5亿农民的还多。”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