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雨嘿嘿地笑,显出了小女儿的娇俏“我跟我爸妈保证了,一定会在杨树湾好好插队改造自己,争取成长为祖国最需要的人。”
她握着拳头,跟在团旗下宣誓一样,看得余秋忍不住笑。
屋子外头传来自行车铃声,余秋抬眼过去看,只见个头灰白的男人负责自行车下来,车后座挂着连个墨绿色的袋子,左边用红漆刷着“收”
,右边则是“寄”
。
田雨喜上眉梢“巧了,您怎么知道我有信要寄啊?我这儿没邮票,我拿钱给你成不?”
“没事。
没钱拿一个鸡蛋也行。”
邮递员从袋子里头摸出封信,“胡杨也住这块儿吧。
刚才我给忘了。”
余秋接过信道谢,她扫了眼寄件人的地址,惊讶地挑了挑眉毛。
原来胡杨是军区大院出来的孩子,难怪连洗衣机都能说得头头是道。
这个年代,能穿上绿军装吃军粮的可不是普通人。
田雨凑过来看信封上的名字,直接下定论“肯定是他爸妈。
等胡杨回来,咱们跟他说说,看能不能让他爸妈多寄点儿农业技术书过来,最好是增产增收的那种。”
她滔滔不绝了半天,突然间反应过来自己犯了个严重的错误。
他们都有家人写信寄东西过来,余秋却什么都没有。
田雨费了半天力气,吭哧吭哧地组织语言安慰自己的同伴“你不要着急,我爸厂里头有位伯伯也是去劳改了几年,改好了就回来上班了。
我走之前,我爸妈还带我去他家吃过饭的。
你爸爸也是,肯定很快就能回医院了。
到时候,他肯定天天给你写信。”
余秋忍不住眼皮子噗噗跳,她这才反应过来原来余教授现在连跟外界通信的自由都没有。
她都忍不住好奇余教授到底犯了什么大罪,照理说,死刑犯也有权利和家人通信吧。
估计是得罪人了,叫人逮着穿小鞋。
难怪丁医生特地提了句牛棚里头也有《赤脚医生》。
他其实是希望用这种婉转的方式让余教授看到女儿还好好活着,下放接受贫下中农改造的时候,也没忘记继承他的医疗卫生事业。
余秋心里头像是吹过了阵清风,燥热的蝉鸣都都被绿荫给过滤了。
她感受到了周遭人的善意,竭尽所能去照顾一个没有父母可以依靠的十五岁小姑娘。
就好像当年她自己,跟奶奶相依为命的她,源源不断接受着老师同学跟朋友的善意。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