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惊讶地挑高了眉毛,“你口子还没拆线啊。”
现在用的又不是可吸收线,可以内缝不拆线的那种。
方英下面的口子不小,她还想着看情况,到时候要不要延迟拆线。
“哎哟,没得事。
到时候让我们村里头的接生员帮忙拆吧。”
产妇无奈,“家里头还有三个娃娃,她们爷爷要种地,奶奶一个人忙不过来。
我们吃过饭就走。”
余秋只好点头,多子女家庭就是这样。
当父母的总不能顾小不顾大。
“那行,回去以后你要尤其注意卫生。
肚子里头的那个球,没事就多揉揉。
一旦下面出血多,赶紧喊接生员。”
余秋想了想,又翻出纸笔,给方英写了张产时记录,“这个你拿着。
到时候给接生员看,人家也好心里有数。”
产妇的丈夫连连道谢,赶紧小心翼翼地收好这张纸,又将余秋送到门口,招呼她跟丁医生“你们吃,费了胡奶奶好多柴火,烧的可有味道了。”
“才收的麦草,马上又有稻草进仓,哪儿缺你这点烧锅柴?”
胡奶奶喊余秋准备碗筷,又叮嘱那头乱糟糟的渔民,“你也赶紧吃,吃完赶紧睡一觉再走是真的。
昨晚上你没合眼睛吧。”
“该的。”
田雨背着她的黄挎包下班回来,闻声笑着揶揄方英男人,“给你生了那么个胖闺女,可不得你好好服侍她们母女。”
她手里捏着信,询问胡奶奶,“奶奶,咱们杨树湾的信统一寄到哪儿去?”
知青安顿下来后,田雨刚写了信,本来准备让郝红梅帮忙从公社邮局寄出去,结果昨晚上洪水,她就把这事儿给忘了。
今天早上兵荒马乱的,她更加想不起来。
没想到,中午放学回来的路上,她倒是先碰到邮递员将信拿给了她。
可偏偏她写好的信却还放在知青点。
余秋笑着道“你还不如直接让邮递员帮你带回去呢。
咱们大队有卖邮票的地方没?你直接给人家邮费让人给你捎回去得了。”
田雨一拍脑袋“对啊,我都糊涂了。
我赶紧去找人。”
她拿了信,带着点儿小骄傲,朝余秋眨眼睛,“我爸妈不知道我在杨树湾插队哦。
邮递员是听了广播才晓得我在这儿。”
余秋反应过来,点着她的鼻子道,“恭喜你啊,现在全红星公社的人都认识你咯。”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