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似只有这么一次次的看着殷楚受伤,却又继续荒唐,好似全无感触,靖文帝才能找回一丝安稳的感觉。
到了后来,这竟然慢慢的成了一种病态。
靖文帝看向莫赫离,缓声说道“京中纵马,即便是太子也不能够,此事我不能允你。”
“那为何他可以?”
莫赫离问道。
靖文帝嘴角抽搐了一下,说道“又琰自然有他的不同之处。”
说完摆了摆手,便让莫赫离退下了。
莫赫离也不多做纠缠,跟着陆湛之等人前去客省,于他分配住处。
他们方一离去,朝廷上就乱了,方才那些半句声不吭的朝臣们又开始活跃了起来。
朝上总的分为两派,萧罗为主的主和派,和江衡为的主战派。
萧罗认为如今大胤方经过十年前的那场大乱,元气尚未恢复,不应主动撩拨北胡。
不若再过几年,待准备好了,且北胡主动惹事儿,如此这般,于名于胜负皆有好处。
江衡则大不以为然。
当日他驻守边关,北胡虽是强势,但大胤也并非撑不住。
北胡战力虽强,但却不如大胤国事丰厚,双方僵持下去,大胤必然要胜过北胡。
此时就算北胡攻来,大胤并非不能一战。
双方唇枪舌战,各自据理力争。
萧罗一贯是会揣摩圣意的,又会逮人的错处,一听江衡说出这般话,立刻反问道“大将军的意思是,当然先皇与北胡签下这合约,是犯了糊涂?原本我们只要拖便能拖的北胡投降?”
江衡听他提起先皇,知道他又要构陷于自己,但毕竟是个粗人,心直口快“朝廷年年给那北胡十万两白银,再拖个几年下去,那北胡更是马肥兵壮,何提我大胤恢复元气?”
萧罗笑了“大将军您这是在挑我的不是,还是在挑宰相的不是?亦或是在挑整个朝廷的不是?每年年末,各部都会拟了一年的支出,合拢一年的实账,来内阁报备。
六部尚书同丰宰相、我一起商讨。
这支出和实账,也年年都是圣上同意了,内侍监掌印公公曹洪这才批红,才能落到实处。
即便这般,朝廷年年尚有盈余。
你若只挑我一个人的不是,那便不需拿这十万两白银来说事儿。”
江衡骂道“有盈余,不代表这银子要白白送给他人。”
萧罗与其针锋相对“白白送给他人?这银子保的是我大胤平安,百姓安居,何为白送?难道要送给大将军你的延庆道,让你在百姓中征兵加军饷赋税,边疆战事不停,百姓民不聊生,这才是用到了正地方?”
江衡听着他这满腔歪理,恨恨说道“那是用在了外人身上!
他日北胡兵强马壮,该当如何?山西大旱,你们竟然将延庆道的军饷拿去赈灾,既然朝廷有盈余,为何不出?!”
萧罗摇了摇头“大将军啊大将军,您这说着说着,可是把自己的老底给漏了。
我们都知道,这天下太平的时候,武将是没功没赏的。
你若要给自己挣功名,便自己去同北胡打罢,我们大胤的老百姓,可不陪你,帮你建功立业!”
江衡瞪大眼睛“胡说!
江某一生,从小便在沙场征战,命都豁出去了,就是为了保家卫国!
何谈为自己挣功名?!
倒是你,整日玩弄权术,到了这等时候,竟然还说这些话!”
萧罗“啧啧”
两声“大将军您的声音实在是太大了,震得萧某耳朵嗡嗡直响,听不清您方才说了什么,劳烦您再说一次?”
江衡被他这番堵得说不出话,就听见萧罗慢悠悠的说道“大将军,是否需要萧某提醒您?当日延庆道和北胡交战,北胡是如何一溜烟儿似的,跑到了华京城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