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侍卫皆黯然泣下。
文康感慨望天:“齐国几百年的基业,就这么毁于朕一人之手,朕是不是很蠢?是不是很无能?”
一直在他身边保护的禁卫军统领韦杰说:“不是,陛下自登基以来,一直敬天法祖,勤政自励,不妄诛一吏,也不沉迷酒色。
怎么是愚蠢?在陛下手里齐国国土扩张近一倍,这怎么是无能?唯一做错的是,灭燕之时,没有斩草除根,又爱了不该爱的人。”
“那么,朕是不是国之罪人?”
难堪的沉默让人感到压抑。
“说。”
“是。”
韦杰直言,“陛下从始至终,只犯了一个错,而这个错偏偏是致命的,又无可补救,导致今天国家覆亡。”
“朕是不是该以死谢国人?”
“不是。”
韦杰很坚决地说,“死很容易,可是陛下若不在,我齐国真的就完了,再没有半点希望。”
“你的意思是要朕活着,去投降求饶?”
文康缓缓地说着,语气也变得危险。
韦杰跪下进谏:“请陛下忍辱负重,为我齐国留一线生机,向燕皇乞求饶恕,那昭华念及太后之情,必不会加刃于陛下。
陛下忍辱求存,以待时机。”
文康摇摇头:“朕做不到,朕不是昭华,也不是圣贤。”
都说吃一堑可以长一智,年轻时人摔一跤可以吸取更多教训,以后可以更好的走路,原来俗话也不可信。
皇帝只摔了一跤,却是生生摔死了,没有翻身之机。
韦杰越想越不服,忍不住流泪:“为什么?不少人一辈子不停犯错却能安享太平,陛下只犯了一个错,却断送一生,老天何其不公?”
文康对他笑笑:“老天没有不公,朕犯的错是最不该犯的,所以落到如此下场。
昭华忍人所不能忍,所以笑到最后,很公平。”
凤逸和容乾带军杀上山来,见到文康,转告昭华的意思,要求无条件投降,可保宗庙臣民,允许齐皇自选一海岛做为安身之所。
文康叹息,交出象征最高权利的传国御玺,以及君主之剑龙渊神兵,还有一个旧荷包。
道:“蒙燕皇不杀之恩,赐以孤岛,只是若覆社稷,废宗庙,朕虽生犹死,当一死以谢罪。”
凤逸和容乾回营禀报,昭华看着御玺和宝剑,脸上没有一丝喜色,沉默半晌,问道:“他……不肯自裁?”
“是,他想见陛下一面。”
“你们为何不杀他?”
“人臣不敢加诛于君,臣候陛下旨意。”
昭华面无表情,眸中却含着哀伤。
打开荷包,里面是一只草戒指。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