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想起旧事,他不会再有痛苦,时间长了,也就渐渐忘了这世上还存在过文康这个人。
可是不甘心,不甘心就这么被他忘了。
往事对他来说,真的只有痛苦,没有一丝甜蜜么?
韦杰暗察皇帝的表情,看他眼眸中忽而喜悦,忽而伤心,又象是回忆着什么,思考着什么。
不敢打扰,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陛下,现在燕国人对我们穷追不舍,燕皇还传下诏令各国,哪个国家敢收留我等,就灭了谁。
外国是不能去了,只得暂避海岛。”
躲到海岛?然后呢?
就这样走完一生?永远做一个失败者,背着昏君的名头,贻笑千古。
文康手抚龙渊宝剑,想到昭华当年国灭时的心情,此时才悟道,活着,是多么的不易。
尤其是从高处的云端,跌落最低处的泥泞。
没有摔死,反而顽强的活着,重新飞回云端,更是多么的不容易,需要多么大的勇气。
能挺过那刻骨的严寒,熬到重绽芬芳,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
至此,他彻底认输,在这样艰难绝望的境况下活下来,忍受无尽的苦难和屈辱,他做不到。
可是,又不甘心,不见他一面就去死,不甘心啊。
文康在侍卫们保护下逃进鹿鸣山,岳青槐亲率一队骑兵追来,将山团团围住,天天擂鼓呐喊,要文康下山投降。
至此,真是到了绝境。
作者有话要说:有的亲想让小康象纣王一样,与皇宫自焚,这个想法很不错哦,确切说这个死法很壮观。
大家可以自行yy一下。
皇宫不要全烧了,小康的正殿和御座还是给小华留着坐一下吧。
结局一:
皇帝寝宫燃起通天大火,小华看着艳丽的火光,忆起当年父皇自焚时也是如此绚丽的火焰,吞灭一切。
如今,这火光吞没的是另一个失败者,说不清的百感交集,不知身在何处。
终于,凌虐过自己的对手自焚,没有了后患,又解了气,可是却没有应有的欢喜和得意。
一腔怅然直到坐到那至尊的御座之上,才被踌躇满志所代替。
从此以后齐燕两国合二为一,在新帝昭华的治理下,日渐强盛,百姓安居乐业,只是皇帝理政之余,常对一幅画沉思良久。
某日,皇帝出巡,百姓夹道欢呼,昭华在御辇内挥手致意,忽然看见人群中有一人偷看,急命停辇追去,那人却决然离去,只留一个无比熟悉的背影渐渐远去。
昭华想起当年清理焚毁废墟时并没法确认那焦黑的尸体就是那个人的,心里一阵紧张激动,暗令人寻访,却始终无果,徒落得怅然若失……
(请自行脑补细节)
相见相约
文康一直抱着宝剑,几天都没有说一个字,脸色惨白,默默沉思着,宋乐志紧张地看着他,生怕他下一步就拔剑自裁。
文康发觉到身边的侍卫们都紧张地盯着自己,涩然一笑:“君主死社稷,是万古不变之理,你们何必这样紧张?”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