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书库

襄公上论(第5页)

藏诸用,无显用矣。

故德行于生杀,而生杀亦不以意,天之所为易知而不可测也。

圣人赞天之生杀,而天不与圣人同忧;夫妇与圣人之知能,而圣人不与夫妇同激。

圣人不忧,则无以修道而立教,天之道教固行,不待忧也;夫妇不激,则不能好善而恶恶,圣人之好恶已诚,不待激也。

谓莒人以其子为鄫后,灭人之祀而有其国,与灭国等,此激论也。

二《传》以其激怒为圣人之激词。

审然,一往之喜怒,感而为已甚之生杀,夫妇与能之,而岂曰“游夏不能赞”

邪?

且夫莒之以子后鄫也,鄫之宗祀未殄,鄫之社稷未屋,鄫之公族未降于编氓,鄫之宗子可与争,而特未能争耳。

与夫毁宗庙、屋社稷、编氓其子姓,婴城力守,丐免而不得者,情理之相去,岂但疑似之间哉?

况乎鄫君实自亡,而后莒私行焉。

宽鄫以亡国之善词,是贾充不宜得恶谥也。

有激词则有深文,有深文则有姑纵,终以逆夫妇之同情,拂天地之生杀。

躁以乐新者,特未之察耳。

故我知莒人之灭鄫也,我知赵盾、许止之弑君也,我知郑髡顽、楚麇之以病卒也,我知蔡侯申之为盗杀也。

平情笃信,以观于圣人之言,易知者或尚莫之测也。

激喜而津津,激怒而悻悻,激易简以成乎险阻,奚当哉!

夫妇有圣人之知能,圣人无匹夫匹妇之喜怒。

道之不明,激者乱之也。

或说《春秋》曰“录毫毛之善,贬纤介之罪,非君子之言也。”

韩非、申不害之爚道,卫嗣君、曹叡、唐宣宗之蠹治,此而已矣。

小知詹詹,大知闲闲。

小知者,大知之贼也。

录毫毛之善,鄙师、酂长之课也;贬纤介之恶,督邮、巡徼之司也。

《春秋》天子之事,而从乎鄙、酂、邮、徼之知,以此治经,不如其无治矣。

《春秋》之取舍,圣人之喜怒也。

喜无当于圣人之喜,齐桓存卫而有不予;恶无当于圣人之怒,晋文召王而有不夺。

故夫善不全而恶未极者,赏罚有吝焉,慎之至矣。

乃均此一事也,此有毫毛之善,而彼有邱山之恶;此有纤介之恶,而彼有江河之善。

词难两显,姑无已而抑大以伸小,则元德隐而巨憝逸。

故弑君,大恶也,郑髡顽之如会,小善也,以髡顽之不宜于得弑,而逸弑君之辜,将有君而贤,人戕人弑而弗治乎?

考髡顽之事晋,非果有弃夷即夏之志也。

公子申戮,婴齐死,楚挫于吴而去之若惊,以势沮焉已耳。

善固不可采,弑君之恶固不可逸,采之于纤介之疑似,而逸邱山之显辜,申、韩之学所以仍自屈也。

役情于一往而屈于其继,或怵惕有余而是非隐,或恶怒不返而斟酌废。

曲以为名,细以为法,取新于耳目,以疑天下之适从,非夫敢于贼道者,无尚此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