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所有人都没料想到,一直以来身体康健的先帝突发重疾,短短数日间便老去不少,太医们倾尽全力最后也是束手无策。
而这个时候,立储一事便格外要紧了。
先帝本就信赖常太师,也一直都很喜欢常太师所扶持的那位虽然病弱但聪慧的儿子,彼时病体难熬的先帝还更加感同身受、心疼从前三五不时便病一场的儿子,于是隐有要立那位皇子为储君的意思。
得知此事,荣太后哪里还忍得下去。
但先帝在朝时为政严谨,那时荣太后和荣家在朝中还没有如今这般能耐,若是先帝铁了心立常太师扶持的皇子,大臣们必然遵从,而不是听荣太后差遣。
荣太后和荣家便铆足了劲针对常太师,他们是抱着破釜沉舟的念头做事的,加之先帝一日日的缠绵病榻、朝中人心四浮,常家仅有一个常太师,即使常太师桃李天下但那更多是学问上的,不可能全然往朝堂上搬。
于是随着先帝的病越来越重,常家的颓势也渐渐显露了出来。
而这个时候,荣太后也终于找到了一根足以压倒常家的、很好用的稻草——也就是常家的养女,常太师已逝挚友之女,叶清颖。
叶清颖早年丧父,家中再无他人,常太师在先帝面前为她求了情,将她妥帖带回家中抚养,一应待遇与亲生女儿常记溪无异,常记溪与叶清颖也十分亲近要好,两人几乎无话不谈。
但有一件事,叶清颖是从未与常记溪提过的,最初是害怕、不敢提,后来是觉得此事与常家无关,她平白提起来万一给抚养她长大的常家招来祸患怎么办。
于是这件事就深埋于心,天长地久如同刺一般扎在心间拔不去……这件从未与他人提起的事便是,叶清颖觉得自己父亲当年的死有蹊跷。
叶清颖想不明白,自己的父亲不过是太医院里一个算不上起眼的小太医而已,平日里有资格接触的,也就是一些品级偏低、在宫中出了意外需要召太医的官员们,还有后宫里不大受宠但有资格请太医的妃嫔们。
这样一个连要紧的贵人都见不到的小太医,当年怎么会卷进先帝后宫里一位贵妃谋害另一位宠妃的案子当中?而且当年那个案子,除了那两位后妃宫中相关之人之外,被牵连的也就只有一个叶太医了。
叶清颖一直觉得,自己的父亲可能是在当年被当成了替罪羊,或是被利用了。
她心里有刺,但自知能力不够,也不想给常家添麻烦,所以便一直说服自己不要去想,不要去管,要有自知之明……
直到荣太后找到了她,言笑晏晏的问:“你可知道你父亲当年究竟因何而死?”
叶太医被牵连进去的后妃案中,被谋害的宠妃姓霍、是如今执掌重要兵权的霍将军之女,而谋害她的宁贵妃姓荣,是荣太后的亲妹妹。
于是,见叶清颖惊骇,彼时还是皇后的荣太后便长叹一声说:“说起来,当年之事,你与本宫俱是受害之人的亲属。
那年本宫没了嫡亲的妹妹,你没了父亲……”
因着这一层“感同身受”
的关系,叶清颖耐心听荣太后说了下去,并且在踌躇痛苦间被荣太后拿捏住了心弦,没过多久便当真相信了,当年她父亲其实是被常太师害死的。
在荣太后的口中,常太师如今扶持的体弱皇子是霍妃之子,当年常太师想要扶持这位皇子,却又担心霍家背后的兵权与外戚干政,所以将手伸到了后宫,想要除掉霍妃。
于是性格冲动直率、本就讨厌霍妃、还有个会成为竞争者的皇子的宁贵妃成了常太师借刀杀人的刀,霍妃死后,宁贵妃因不愿被打入冷宫和牵连儿子越徵而自缢。
这之后,荣家和霍家不仅都元气大伤还成了死敌,只有常太师坐拥渔翁之利。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