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而也算是有惊无险地过了这几年,幼帝也蹦跶到了十四。
“言哥哥,这几日下朝为何不来宫里陪朕?”
下了朝牧宸让荀言留下,两人走在去御书房地路上。
牧宸在前面走着,脊背挺得笔直,倔强又委屈,就是不肯回头看一眼。
荀言叹了口气,轻轻拍了拍他地肩,“这几日朝中局势不稳,瑞王守边关五载,正要班师回京,臣还有要务要处理。”
“有什么能有朕重要呢?”
少年撇了撇嘴,“你不在宫中,朕无聊的紧。”
“上次给陛下布置地策论与兵法,可看完写完了?”
荀言无奈地揉揉他的发顶。
她知道小时候他一直是这个脾性,而自己一旦忙起来,宿在驿站,宿在别院,便不会回宫了。
正好到了御书房,牧宸便指了桌上那几打,“早做完了。
可是你说等我写完读完就进宫看我,结果呢?净骗我,我也不是小孩子了……”
荀言笑笑,“是是。”
她仔细翻看了一下策论,她布置的是以三国鼎立为题,如何制衡生存。
虽说平日里他只会粘着她撒撒娇,但到纸上还是有模有样一套一套的。
她早就知道他的聪慧过人,一目十行,过目不忘。
然而生逢乱世,皇室衰微,他长大之后必是明君,却没有人会等他长大。
“陛下的字越发刚劲了。”
她又翻回来仔细看了看,“策论虽好,纸上终浅,须要躬行。”
牧宸撑着脑袋坐在书案旁,低低应了声,然后又更低地喃喃了一句,“那比之林侍郎如何?”
荀言没听清,“什么?”
看着她疑惑地眼神,牧宸撇过头,耳根微红,“没什么。”
她也就没多在意,拿着那几本兵法又随意问了他几句,他已是倒背如流。
荀言满意地夸道:“陛下确实聪慧,也不乏刻苦,将来必是明君。”
“你每次都这般说。”
牧宸也没表现得多欢喜,不过还是从书架上取下了围棋,“这是之前珠王献予我的,说是玉骨象牙的棋子,你留下与我下几盘吧。”
荀言看着他期盼的模样,本是不忍拒绝,可一旦想到不久之后可能发生的事情,便又决绝道:“若陛下召臣只是为了对弈,容臣拒绝。”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