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路由贾诩率领,刘邕、吴兰、雷铜、吴班、胡济、吕玲、孙尚香等率其余8万兵马的部队,他们走褒斜道北上,直击郿城,这一路主要运输粮草、器械等。
诸葛亮还任命蒯祺、司马芝在汉中统筹粮草,留董厥、张南、冯习率兵2万,等待陈仓道还是褒斜道谁先打通,哪条道更为通畅,再走哪条道持续不断的输送粮草。
他们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掩防第五路,魏延与王平各率1万精锐在前面开路,诸葛亮亲率赵云、陈到、黑尚、诸葛诞等3万精锐,走子午道,偷袭长安。
安排走这条道,为得就是一击得手,为得就是突然,要得就是从天而降的隐蔽。
诸葛亮的瞒天过海之计,特意将他的本部兵马全部留在了宛县、比阳。
只带了陈到的精锐蛮夷军,因为他们更善于走山道过丛林,通过崎岖、狭窄、险峻的子午道。
诸葛亮自己在不听从一众人的劝说下,依然要亲自走子午道,一是自己要体会一下子午道的艰险。
二是看看前世的千古假设,如果诸葛亮让魏延走子午道奇袭长安,会出现什么情况?
还有就是从西到东,依次将曹魏在雍州的兵马向西引。
首先由最西的庞统、马超发动,他们从狄道与临洮两路出击,先夺陇西郡,再攻南安郡。
如果得手再攻天水郡,声势要大,攻势要猛,充分调动雍州精锐西去。
其次就是甘宁出祁山,攻天水郡,如果庞统他们快,就两路夹击广魏郡。
如果庞统他们还在南安郡,甘宁就猛攻天水郡,因为天水、广魏两郡是陇右五郡的关键,人口最多。
郭淮他们一定不舍得丢失,所以他们必会将雍州精锐西进。
再其次荀彧率10万主力出陈仓道,威胁渭河平原。
有此三路30万大军,基本上就能达到调动雍州的精锐了,这就造成长安周边的空虚。
然后就是贾诩率领的8万出褒斜道,直击郿城,一是随行粮草器械,二是为攻占长安,挡住雍州兵马。
再然后就是陆逊率领的4万精锐走最快捷险峻的傥骆道,就是补充诸葛亮的子午道的兵力不足,或以备不时之需。
五路齐出了,最后空降的子午5万精锐才是最最重要的一击,甚至从东到西所有的北伐,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占领长安,抢占潼关。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