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书库

第35章 诸葛亮重生之志(第6页)

诸葛亮回襄阳,后背仍有汗,乘坐马车而回,一路无语。

一年后,襄阳学院还是在西效成立,开始招收学员。

有庞德公、司马徽正副院长的加持下,求学者络绎不绝、人山人海、门庭若市、车水马龙。

来得最多的还是荆州世家子弟,扬州因为诸葛亮他们提前告知,人数仅次于荆州。

交州也来了数十人,豫州、南阳、徐州、司隶等地都有少量人前来。

来的人太多,只得考核。

按分数从上往下取,当然适当照顾了各地区的人,使得每个郡基本上都有人入学。

当然,诸葛亮也保留了一部分名额,给屯田客子弟。

襄阳学院的入学时,诸葛亮在致词中,亲自宣告建业武学学院将于半年后考核入学。

武学学院将招生武学、谋略、器械制作三个专业方向。

武学不仅教授军事理论,还着重于武艺、舟船、骑马、射箭、马战和器械训练,当然前世的身体素质五公里越野肯定会有。

武学入学,分武艺考核和文化考核,武艺突出者可以不识字入学,但毕业武艺与文化课均需达到要求。

武学最高年龄四十岁也可入学,其中一半招收扬州、交州、荆州军队内部兵士及武将,一半对外招生。

武学合格者,直接进入屯田常备军中任职,优秀者可进入野战军队。

当然武学学院也会混入其他势力的斥候,在诸葛亮照搬前世为期三个月新兵入伍训练,服从性是绝对达到了三国时期的一个令人想不到的高度。

公开训练,也不怕其他人学习,关键是坚持去做,一年、三年、十年,百年树人十年树木,人才梯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成的。

所以诸葛亮说服内部少部分人的忧虑,开窗自然会有蚊虫,不能因为有蚊虫而不开窗。

建业武学学院诸葛亮当校长,太史慈、甘宁为副校长。

设置课程及训练,完全按照诸葛亮的想法来实施。

当然,这个武学学院,也是一个新生事物,其他人基本上没有相关想法。

襄阳学院是一个开放性学院,完全由庞德公、司马徽作主,按三国时期的、秦汉遗传下来方法举办。

对于诸葛亮来说,是一个折中的办法,一可以升名望,二可以收获世家的支持,三可以传授知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