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书库

第18章粮店见闻(第1页)

这一番话,就让石海了解到这年代的特殊性。

几乎就是: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

社会环境激烈的动荡,能够让人眼花缭乱。

尤为有趣的是,这时期所有的人,几乎所有的人都十分乐观——认为这种按本供应是暂时性的。

国家肯定会越来越好,物资肯定会越来越丰富,这样的限制很快就会取消。

可以随心所欲的到市场上购买各类商品。

当时没有人会知道,仅仅过了几年,居然会进入到物资极其紧缺的年代。

并且改变为更加严格的票证时代,还一直延续到三十年后?

先不管这些,石海办理完这一切的手续后,他先来到的就是粮店。

与外地的其他地方不同,京城的粮店向来只卖粮食,并不卖食用油,也不是粮油店。

食用油的购买要到副食品商店。

既然外面几乎用不到粮票,石海索性就一次性的购买所有的粮食定量。

而现在的细粮中,大米只有92米,面粉只有81粉。

粗粮只有玉米面和白薯干。

关于92米和81粉,那是国家刚刚制定的粮食类国家标准,也是粮食类最早的国标(gb)。

92米,就是糙米磨成精米,留下92的含量。

81粉就是麦谷的出粉率是81。

其中面粉有许多的品牌,最著名的就是富强牌。

后来老百姓就把这种优质面粉,统称为了富强粉。

这就比较类似,后来说到大白兔,公认的就是大白兔奶糖。

达到代指奶糖的程度了。

当然,后来随着物资供应紧张,又出现了85粉,还有麦麸全部磨制进去,黑乎乎不知道什么的乱七八糟面粉。

再后来,条件变得富裕了,又有了7o粉、5o粉这样的精制面粉。

制定出新的粮食国标。

但这年代是没有的,只有92米和81粉。

更没有其他什么8o粉、9o粉这种乱七八糟的东西。

现在的玉米面,同样是很纯正玉米面,并没有后来加入了棒子,制作成棒子面。

质量同样很棒。

而在统购统销之前,还是有不少私人粮店的。

那时候的品种就更多,大米有东北米、湖广米等等,最高等级的就是浦海米。

惊不惊讶?浦海米的品质是很高的。

当然,浦海米并不局限于浦海市,还包括周边苏杭地区,那里一直就是鱼米之乡。

尤其是嘉市,就是那个出粽子的地方?那里最优质的大米,向来是贡米。

包括现在,同样也是特供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