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还是在1972年!
所以对这年代的京城普通家庭,自行车确实属于大件。
但什么豪华跑车玛莎拉蒂?整条街上最靓的仔?那还是算了吧!
没那么夸张的。
就像四合院。
许大茂那辆是公车,可以不算数。
但拥有自行车的,一个是三大爷阎埠贵,另一个是何雨水。
无论何雨水是傻柱给她买的,还是她自己买的,但他们都不算四合院里比较富裕的。
其他家庭都买得起的。
为什么不买?搞张黑市自行车票不合算而已。
四合院和轧钢厂的通勤应该很方便的。
根本用不到自行车。
顺便说一句:就算没有自行车票或者工业劵,其实也能够购买的。
无非多花钱而已。
当时每个商店都有议价柜台的,能够购买议价商品,也有议价自行车。
无非贵了许多,比凭票供应的自行车,加上黑市票的价格,稍微贵那么一丁点。
所以“没票寸步难行”
?那是不对的。
只要有钱,议价柜台几乎能够购买到所有商品,而且供应的品种更加丰富。
无非普通老百姓舍不得那笔钱而已。
不过在观察中,石海又现,还有一点很有趣——路人都是精神高昂,都有一种奋向上的激昂和振奋。
也许这就是火红年代特有的精气神,让人忍不住想要拥抱这个时代。
……
一路经过大街小巷,差不多走了半个小时,就看到眼前一道高耸壮观的城门、城墙,出了城门后,那就算出了四九城。
四九城,那就是四座皇城城门,九座内城城门的统称。
以前所说的九门提督,管辖的就是九座城门内城的范围。
此时的京城还没有迎来大建设,连城墙都没有拆除。
并且围绕着城墙,还有一条环城铁路。
几乎每座城门都有一个车站。
等到1971年,连城墙一起,这条环城铁路才会被全部拆除,以后京城就没有了这个老景观。
路过车站货场的时候,石海就看到一个三十来岁,穿着铁路制服的工作人员,他叼着烟,正在给一个个扛大包的苦力记账。
石海略微一考虑,就转了个方向,凑到那个工作人员跟前:“大哥,劳驾,你这里缺不缺扛大包的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