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献帝归濮阳以来,兖州遭吕布两次叛乱,受损也颇为严重。
荀彧一早便做好了准备,计划迁都许昌。
此回与袁绍即将开战,兖州北部必成主要战场,正好给了曹操等人迁都的理由。
韩愈等人跟曹操一同前往许昌参与迁都仪式,随后曹操正式将许昌改名为许都。
迁都的消息也传到了冀州袁绍之处,原定的攻打濮阳的计划也不得不再度修改。
“诸公。
如今曹操挟天子迁往许都。
我意直接南下许都迎回天子,随后再图谋兖、青二州。
所以原定计划或要修改。
诸公意下如何。”
虽然袁绍手下谋士党争严重,但在集体利益面前,还是分得出轻重。
修改计划一事全票通过。
既然要制定新的作战方案,那么何者的方案能够得到采用,必然能在此回行动中占据主导权。
田丰率先提出自己的意见:“主公。
兵法有云:‘主贵坚守,客贵迅攻。
’我方挥师大军七十万南下,每日消耗巨大。
宜合兵一处,迅拿下。”
未等袁绍评判田丰之策,郭图便抢先反驳:“我军南下需渡过黄河。
若合兵一处难以挥我方优势。
我方应充分挥兵力优势,分兵三路一路从青州南下,攻取青州;一路从黎阳渡河攻兖州白马;一路从黎阳进拿下延津。
唯有拿下白马与延津两处,方可形成掎角之势,保证我军顺利渡河。”
沮授也有自己的想法。
“我方刚与公孙瓒一战,如今民不聊生,不宜再生事端。
可派数支轻骑南下劫掠曹操所掌之县城,令其民生凋敝,我方休养三年,再攻无虞。”
若是平时,袁绍可能会在三个观点中犹豫。
但是带兵之事,他比谋士们要清楚太多。
田丰之策直来直往或有奇效,但不保险。
沮授之谋过于保守,并不合他的心意。
倒是郭图的想法较为稳妥,进取之中又颇为稳健。
众人还在各自为派系所提方案争执时,袁绍下定了主意。
“诸公,诸公。
我意已决,就用郭先生之计,兵分三路南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