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刘复兴正率领着一支人数不多但战斗力极强的蜀军精锐,不顾一切地冲向敌人的心脏——下邳。
他们犹如一把锋利的剑,刺破了西晋军的防线。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攻击,西晋部队措手不及,只能匆忙集结军队,与蜀军在徐州平原上展开了一场生死较量。
战场上,两军对峙,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双方兵力大致相当,但西晋军由于仓促应战,士气受到一定影响。
而蜀军则以逸待劳,斗志昂扬。
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蜀军充分挥了他们精锐的骑兵优势,如旋风般席卷战场,给西晋军造成了巨大压力。
同时,蜀军的卓越指挥系统使得他们能够迅做出决策并调整战术,始终掌握着主动权。
经过一番激战,蜀军终于在战场上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这场战役的失利让齐王司马攸陷入了巨大的困境,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战略布局。
为了应对接下来可能生的更激烈战斗,他果断地将剩余的兵力集中起来,部署在徐州北部,并依托山地的有利地形,构建起坚固的防线。
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可以有效地抵御蜀军的进攻。
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都在积极筹备下一次会战。
这场会战不仅关系到双方在徐州战场上的胜负,还将对整个战局产生深远影响。
对于齐王司马攸来说,这是一次挽回颜面、重振旗鼓的机会;而对于刘复兴和蜀军来说,则是乘胜追击、扩大战果的关键时刻。
谁能在这场会战中胜出,谁就有可能改变整个战争的走向。
在这个东部战线上,气氛异常紧张,仿佛一根紧绷的弦随时可能断裂。
而一直在刘复兴麾下执行敌后任务的钟会,此时正带着他深爱的妻子彩虹悄然抵达了陈留。
他们此行的目标明确且坚定——劝降司马顺。
这个决定并非偶然,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
刘复兴深知,从南向北攻入青州山地将面临巨大的挑战,这对他精心训练的精锐骑兵极为不利。
因此,若能成功劝降司马顺,便可实施一次大胆的战略大迂回。
通过这种方式,他们能够绕过青州,直接挺进冀州。
如此一来,齐王司马攸将陷入北、西、南三面夹击的困境,局势将变得更为有利。
劝降的过程比钟会想象的要顺利的多的多,司马顺几乎没有多少抵抗能力。
钟会进入陈留之后,并没有刻意掩盖自己的行踪,而是直接去找了司马顺。
让钟会感到十分惊奇的是,司马顺好像早就知道他要来,早早就做好了准备等着他了。
司马顺在见到钟会后,露出了一丝复杂的笑容:“没想到你真的来了。”
钟会微微一笑:“我也没想到你似乎一直在等我。”
两人闲聊了一会儿,便聊起了一些曹魏时期的前尘往事。
其中,高贵乡公曹髦之死,成为了所有仍忠于曹魏的旧臣心中永远的痛。
因为他们曾亲眼目睹了这位年轻而又有才华又极具勇气的少年皇帝被权臣杀害,这让他们对曹魏政权的未来感到绝望。
由于有着共同的语言和经历,两人之间的交流变得异常顺畅。
刘复兴之所以会在前线如此胶着的情况下,将钟会派到陈留来,就是想通过他来了解西晋军队内部的情况,并试图说服司马顺投降。
毕竟,在这个关键时刻,双方都需要寻找一种解决方案,以避免更多的流血冲突。
司马顺听后不禁叹息道:“当年之事,至今想来仍令人痛心。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