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琪小声问话:“那你娘为什么没来呀?”
魏涵一听,又差点炸了,王力见他表情不好,刚想补救,就听他用着极悲伤的语气说:“我娘身体不好,受不了奔波之苦。
我外祖父也不准我爹带我娘出来。”
魏涵想到他们临行时他爹和外祖父在书房里争吵,不,应该是外祖父大骂他爹。
原来外祖父在京里给爹谋划好了,可他爹非要外放。
他本来也要留在外祖父家的,他娘不许。
“你爹想做为民请命的好官,为了百姓他连自己的一日三餐都顾不上。
我儿去督促你爹好好照顾身体可好?”
他娘殷殷期盼,他只能答应,有了他,魏知县确实记着人是铁饭是钢这句话了,一日一般能吃上两顿饭。
魏涵没出神太久就被王力他们拉着去看街边稀奇的物件了。
唉,这群小孩子虽然幼稚了点,总比呆板的官迷有趣多了。
柳致行出来之前就和柳夫人说好了同众人玩一会的,当下领着小柳儿和萧秦一起跟着去了。
知道魏涵要请客,来的都是少爷的朋友,何家的掌柜特地在后院给他们开了一桌,随便他们怎么闹腾。
十六晚,亥时中。
过了十五,点妆阁的生意平缓下来,柳家的铺子又才开张不久,没什么事急需处理,柳夫人难得清闲。
她命人支了炉子,让四个孩子陪她围炉嗑瓜子。
小柳儿一直在绣要送秦夫人的生辰礼,时间不多了,她顾不上别的,一有空就缀在柳夫人后面追问如何绣小兔子。
她打算送秦夫人一个香包,这是她拿手的。
至于上面的花样子,肯定不能用竹子了,所以她打算照着她的小玉在香包上绣个灰兔子食草图。
此时她就拿出了用做练习的帕子向柳夫人请教,柳夫人说了句天暗伤眼,却不忍拒绝她,细细讲起来。
柳致学感叹道:“上一次这样围炉夜话,二弟才刚会跑呢。”
小柳儿得了教导,兀自研究起来。
脱了身的柳夫人端着瓜子盘,让他们每人都抓一把,分完了,她自己先嗑起来,瓜子皮就直接扔进火盆里。
听了老大的话,她不由眯了眼看火舌舔舐轻薄的瓜子皮,回想当时的场景,依然忍不住发笑:“那时阿贤不像现在这般稳重。
你非要与老爷挨着炉子烤花生,老爷就劝你明明有炒好的,为什么非要再烤呢。
你不高兴,娘就帮你去找生花生。
娘回来的时候就看见贤儿绕着炉子跑,刚想说小心些,贤儿就被板凳腿绊了一下,最后一屁股坐到炉子里去了。
吓得老爷一下子跳起来把他抱起来,娘这辈子就没见过你们的爹动作这么快过。”
小柳儿和柳致行从没见过这样的二哥,两人齐齐催柳夫人接着说。
往事历历在目,柳夫人继续回忆道:“以你们爹那时的身手,说是江湖大侠也不为过。
还没等娘悬着的心落回去,贤儿的棉裤竟然冒了火花,最后还是老爷用手拍灭的。
幸好火不大,老爷就掌心起了个水泡。
打那以后呀,咱家小二就跟换了个人似的。”
故事里的主人公——柳家小二柳致贤,略显尴尬地看了眼弟弟妹妹,很是无奈道:“我都不记得了。”
柳致学哈哈大笑:“幸好爹反应快,不然二弟就成了猴子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