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绘声绘色地道出一段离奇的故事。
还是现任随君爷爷的爷爷任国君的时候,率众出游,来到溠水边,看见草丛无风自动,便差人过去一看,原来草丛中有一条蛇,从中间断为两截。
随侯见说,来到草丛前。
那蛇望着随侯,竟然两眼垂泪。
随侯心想此蛇一定通灵性,它是要寡人救它,于是命随行的医官将蛇的两截缝合在一起,并用草药替它敷上。
这时,蛇便能够行走了,就向随侯点了三下头,钻进草丛里……从此,人们便将那座山丘命名为断蛇丘。
第二年春天,当随侯再次出行时,半路上看见一旁的草丛再次无风自动,并由远而近。
随侯定眼一看,原来是一条大蛇,嘴里衔着一颗明珠来到随侯跟前,放下珠子,说起人语来。
它对随侯说:“我乃溠水龙王之子,感君救命之恩,特来报德!”
说完转身离去。
随侯捧起珠子一看,只见那珠子径长盈寸,洁白如脂,晶莹剔透,大喜过望,便携带此珠回到王宫。
黑暗中,那珠子竟能发出光来,放在室内不用点灯,便将此珠命名为“蛇灵珠”
。
后来,人们又不断给珠子取新名,于是这颗宝珠又有了“明月珠”
、“悬珠”
、“垂棘”
等别名。
因为此珠是随侯出游时得到的,世人一般都称它为“隋侯珠”
。
先君临终前,亲手将此珠转交给下一代国君。
从此,它便作为随国的镇国之宝,一代一代地传下来……
听罢予达的述说,斗祁却满脸不屑地道:“这类破玩意儿在我大楚成千累万,比比皆是,我们大王才不稀罕呢,你还是带回去吧!”
予达见斗祁不为所动,尴尬地道:“令尹大人,此珠在上邦虽然算不了什么,但它可是我们寡君对上国的一片诚意……上国还有哪些不满意的地方,请一一言明,下使这就回去向寡君禀报!”
斗祁道:“你们国君做出那么多对不住我大楚的事情,得为他的行为付出代价。
这样吧,你回去后告诉你们国君,将整个金湖及周边十余里的山山水水全归并于我大楚版图。
如果你们国君确有诚意,十天之内,到沧水边的楚寨内予以答复。
否则,只能请他在自己的殿内候着,我们到那里见面!”
因为金湖的铜绿山是青铜的产地,夺取铜绿山正是武王熊通临终前的遗愿。
予达见说不由一怔,斗祁哼了一声,用咄咄逼人的口气问道:“怎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予达生怕斗祁翻悔,忙点头哈腰地道:“没什么、没什么,下使这就回去,敦促寡君上上邦营寨再议!”
予达回到随都,将议和的事说了一遍。
听说楚人要把整个金湖及周边十余里的山山水水全划归楚国,随侯不觉泪流满面,连声叹道:“祖宗留下的基业,却在寡人手里给弄丢了,全是寡人之过、寡人之过,将来去了那边,寡人哪还有脸去面见列祖列宗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