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一年的时间,葡萄藤就爬的老高。
后来,每到夏季葡萄成熟,他都会带着村里的年轻人去送葡萄,报酬颇丰。
渐渐地村子里的百姓便以此为生。”
老婆婆说罢,顿了顿。
凤梓潼追问道:“那后来呢?”
老婆婆哽咽:“后来,也就是二十年前。
娃儿和村子里的人一起送葡萄就再也没回来。”
“婆婆说的那个……教你们种植葡萄的娃儿是什么人呐?”
凤梓潼觉得这个人肯定不简单。
老婆婆摇摇头,指了指脑门:“那娃儿伤了脑袋,救回来的时候什么都不记得了。”
凤梓潼又道:“那婆婆知道他们把葡萄送到什么地方了吗?买家是谁?”
老婆婆摇摇头。
凤梓潼无法,只好就此作罢。
正待穷途末路时,老婆婆突然想起了什么。
她叫住凤梓潼,道:“对了。
我想起来了。
当年有个朝廷的大官来过我们这里,但不久后,接待大官的那户人家一夜间就死绝了。
大官也再没来过。”
大官?凤梓潼暗暗在心底琢磨。
她对齐国的官场结构不了解,唯一知道的就是她二爷爷凤辞是个太子少保。
现在线索太少,事情又是二十多年前生的,查起来着实棘手。
不对不对。
凤梓潼突然想起了什么。
二十年前送葡萄的人都死了。
那为什么二十年后云淮村里的人还在种植葡萄?既然他们靠种植葡萄为生,那又为什么离帝都这么近,却无人识得葡萄。
除非老婆婆在撒谎。
凤梓潼问道:“婆婆是今年才开始在帝都卖葡萄的么?”
夜君凌闻言,满意地看了眼凤梓潼。
显然,他们两人想到了同一处。
凤梓潼察觉到夜君凌的目光,冲他扬了扬得意的柳眉。
夜君凌有作弄凤梓潼,于是不动声色地错过她得意的笑,佯作没看到。
凤梓潼见状,朝他无声地做了个鬼脸。
老婆婆点点头,“嗯”
了一声。
凤梓潼又问道:“那婆婆之前怎么不去帝都卖葡萄呢?”
要像夜君凌所言,齐国国境内无人种植葡萄,而葡萄在寒国也仅皇室能够吃到。
那么,一旦云淮村的葡萄销往帝都,必定会惊动齐皇。
这下老婆婆似有难言之隐,唇角蠕动了半晌,却未曾说出话来。
凤梓潼和夜君凌对视一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