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轻轻拓下来。
又在一本书上找到同样的“沈”
字,二者对比。
书上的字比印上的简略,字体也更规整。
按字体演变一般规律推测,这字的年份,应当比现在早个百年以上。
檀玉拿着印把玩了一会,没听见它出声,看来也不是每件文物都会开口说话的。
问系统:这是不是丢失的文物?
系统:不是,这是当世的人仿的,算不得古物。
檀玉了然,能被仿造,它的真身应当价值不菲。
她便坐在桌前,凭着记忆,把鬼嫁鼎的样子慢慢画了下来。
徐正桓正好前来还礼,找到檀玉时,她正画完。
“檀姑娘也喜欢金石古玩?”
“嗯……”
“这古物究竟有何特殊,为何你与檀伯父都这般钟情于此?”
檀玉搁下笔,将纸立起来,对徐正桓道:“你看这鼎,本身是炊器,后来用于陪葬祭祀。”
“若是完好地保存下来。
我们就能知道很多前人的信息。”
“鼎的样式花纹,能看出当时的社会风尚、工艺展程度。”
“都说国之大事,在戒与祀。
若是用于祭祀陪葬,就能反映前人的信仰。”
“再者,这些古物都是不可再生的,丢一个就少一个,不得好好保存下来么。”
檀玉转眼现徐正桓的眼神仍是不解,也不过多解释,只道:“总之,知古也是为了鉴今嘛。”
“我们总要知道自己从哪来嘛。”
徐正桓听完她的解释,对这文保知识起了兴趣。
他自幼酷爱名山大川,从前同徐老爷外出做买卖,每到一个地方,必走访当地名胜古迹。
各省的游记写了少说有十多本,便缠着檀玉说各地的古物故事。
二人在阁楼上聊了小半日。
“反正我看见这些古物就心生欢喜。”
檀玉道。
“就同我看见名山大川一样高兴么?”
徐正桓问。
“差不多吧。”
檀玉笑笑。
“就同我看见厉鬼一样高兴吗?”
黎子逍不知何时站到了门外,语气算不好。
“你怎么来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