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中国有十多亿人口,虽然社会安定,但总会生这样那样的案件。
可是如果有人把一些案件资料组合在一起拿出说事,即便是按万分之一生率计算,那么十亿人中生的事可就触目惊心了!
乐儿,美国才有多少人口?不到中国的四分之一,这概率数能比么?”
毕高乐其实还是没听懂妈妈的话,但他还是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问:“妈咪,那…那您为什么不回祖国呢?”
毕淑琴哦了一下便沉吟了。
随即眼睛也湿了:“乐儿,我亲爱的儿子,你记着,中国有咱们的根那,妈咪我做梦都在想着那个地方。
可是,妈妈现在的工作太重要了,妈咪在这个位置上,我会挥出很大的作用,对祖国做出贡献的。
如果我放弃这份工作而回到祖国,我就没办法再做出这样的努力了。”
毕高乐还是不明白妈妈话里的含义。
他双手抓着母亲的手问:
“那您是不是希望我也能更了解中国,为中国做出贡献呢?”
母亲重重地点点头:“乐儿,你真是妈咪的好孩子。
感谢上帝赐我这样一个好儿子……”
就这样,毕高乐按照母亲的意愿读书,又研修孤儿教育。
后来,也就有了这次探亲寻根的机会。
有人说美国这个复杂的社会,既是天堂,也是地狱。
机会与风险并存,美丽与邪恶共在。
像毕高乐这样有中国血统的青年,在他身上打主意的人或机构当然也就不会少,这些事情我们在以后相关章节中会交待清楚。
夜风带着树叶的沙沙声透过窗子传进房间里。
毕高乐决定出去转转。
毕高乐出了招待所的门,顺路向前走着。
不知不觉中,他已经来到了学校的大门口。
校园里静静的,暗幽幽灯光照着偌大宽敞的操场丶甬路丶教学楼、办公室。
学生宿舍楼里,大片的灯光已经熄灭,只有少数的几个窗口还亮着灯。
毕高乐看着,想进校园里走走,便朝大门里走来。
可刚走进大门,就被看收室的师傅给拦住了:
“喂,喂,这位先生?您这么晚了找谁呀?”
毕高乐站住脚:
“我……我随便看看。”
他不知该怎么回答收员的问话,便顺口说道。
或许他那洋味的汉语引起了收员的警觉?收员竟然打开房门走出收室,来到毕高乐的面前,仔细打量起毕高乐来。
“哦,您是外国人?国际友人哪?”
收员有点惊讶,像是问话又像是自语:
“真开放了嘿,咱这个农村小镇里也有了外国人。
哎,这位洋先生,能问问您是……”
他停住口问。
“伯伯,您好。
我叫毕高乐,从美国来的。
,美国。”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