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的回忆录里称这段故事为可怕的江北行军。
一时间全国震惊。
真想不到大清还有这么彪悍的地方官。
一点都不给洋人和朝廷面子。
还能趁机收回海关和租界。
妥妥的民族英雄啊。
江南报、东南报、豫报表文章,称颂韩林扬国家之威,壮民族之势。
上海这座城市地方面积不大,但干系却相当重大。
派出的上海工作组由袁世凯领导,河南部分幕僚、苏州成熟的管理班子,大学生办事员组成。
力争将入海口建设成全国第一的港口。
海关建成第一廉洁高效的海关。
开展大基建,开崇明岛,建设集装箱物流集散地。
将穷苦百姓、流氓地痞都调动起来,朝廷、洋人就是想生事,我没那个人力。
刘封接任江南督抚,上海道台的职能全盘接收。
打通苏州上海的船运,准备建设长江舰队和东海舰队。
以俘虏的几艘外国军舰为训练舰培养海员。
韩林又从军事博物馆搞来几艘简单的炮艇、训练舰放到大清,绝对是碾压级别的存在。
给刘封放了一堆培养高级海军军官和优秀士官长的针剂。
一个月之内,要有看得见的成长。
训练舰一岗三人。
成熟一支团队,就添置一艘船。
告诉袁世凯海关税收三年内一分钱都不用给朝廷交。
三分之二用于海军建设,三分之一用于建设海关。
另外允许海关成立缉私队,打击海盗和追逃偷税漏税。
吴襄、袁世凯、刘封每日统计所需现代器材物资。
韩林则负责搬运。
上海此地,绝对是做生意的最佳地方。
这里一切行政步骤都比北方进展的快,虽说少不了官吏吃拿卡要,但总体度也是相当得快。
生意好机会就多。
不跟北方某些地方,一年就指望吃上一次,上海则是一切快运转,经手的生意越多,自己捞的也就越多。
商人们也是懂规矩,对于他们来说,其实也不心疼中间的关节费用。
拿了银子办事的就是好官。
韩林给袁世凯的建议就是,一切为人民服务,建设服务型政府,官员,吏员高薪。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