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书库

第31章 白云犹似汉时秋(第1页)

这样的国势,按理说正是有志之士挥作用的时候。

身为谏官的岑参与杜甫,替国家分忧解难,为皇帝查漏补缺、建言献策,也是职责所在。

但是,谁听他们的呢?

岑、杜二人,既是同僚,又是诗友。

针对时局,岑参写下《寄左省杜拾遗》诗给杜甫: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这诗,采用的是曲折隐晦的笔法,寓贬于褒,绵里藏针,表面颂扬,骨子里感慨身世遭际和倾诉对朝政的不满。

用婉曲的反语来抒内心忧愤,使人有寻思不尽之妙。

杜甫读了岑参诗后,心领神会,作《奉答岑参补阙见赠》奉答曰:

“窈窕清禁闼,罢朝归不同。

君随丞相后,我往日华东。

冉冉柳枝碧,娟娟花蕊红。

故人得佳句,独赠白头翁。”

可见,杜甫是看出了岑诗中的“潜台词”

的。

他们不是无事可谏,而是朝堂上没人愿意再看见真实人间。

文辞才气曾是岑参最骄傲的资本,如今只能用来歌功颂德,他深悔:“早知逢世乱,少小谩读书。

悔不学弯弓,向东射狂胡。”

他心里却知道,自己回不去了,或许本不该回来。

在随老友写完和诗的第二年,由于岑参“频上封章,指述权佞”

,经常仗义执言,在朝廷上公开指责佞臣权贵的不作为和贪赃枉法,得罪了不少同僚,而且他性情耿介,又不太注意说话方式,惹得皇帝不大高兴,被贬为虢州(今河南灵宝)长史。

因为被贬,岑参心情的失落是必然的。

虢州任内,岑参的写景诗意境上清新可人,体物更为细致,写景技巧已经达到了得心应手的程度。

内容上,一些写景诗透出岑参渴望隐逸山林和遁世逍遥的情绪,这实际上是一种吏隐思想——“仕”

是主要情结,“隐”

则是暂时的情绪。

“西原驿路挂城头,客散江亭雨未收。

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

在这《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得秋字》中,岑参感慨,经过安史之乱,开元盛世景象已然一去不返。

当时的盛世多么生机勃勃!

如今呢,国家如何才能走出困境?百姓该如何自保?

“错料一生事,蹉跎今白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