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占城稻收获的第一年,不过现在还没有占城这个地方,于是这个稻种就改了名字,叫做安素稻。
取李长安之安,裴素之素,一个派遣人马万里迢迢寻回了稻种,一个夙兴夜寐将稻种种出。
李长安已经等这片麦子等了许久,若不是惦记着安素稻的产量,李长安早在两月前便跟着沈初王缙一同回长安了。
如今稻子终于可以收获了。
李长安站在田垄上,她的身侧是抱着记录板的裴素。
“我预估的产量是每亩收两斛。”
裴素淡淡道。
李长安倒吸一口气。
目前唐朝的粮食种植,北方粟米小麦约每亩收不到一石,南方水稻产量要高一点大概是小麦的一倍半。
十斗为一斛,在唐朝,斛是石的别称,一斛等于一石,一石约为六十公斤,用后世单位计算,就是北方小麦亩产约一百斤每亩,水稻产量约一百五十斤每亩。
直接将水稻产量提高到三百斤每亩了,翻了一倍
而且安素稻最大的优势并不是它的亩产,而是它可以一年两熟三熟。
只是对于这个结果裴素并不满意,她颦眉道“我正在制化肥只是即便达到清末的农业生产力,也只能到一百八十公斤每亩。
明清时期农耕成熟,再想往上提升产量就不容易了。”
清末有多少人来着四万万人,四亿。
就算打个对折也有两亿,现在大唐人口也就八千万,只要假以时日推广开,完全够养活全大唐的百姓了。
李长安忙不迭道“够用了,够用了。”
裴素沉默片刻道“粮食永远不会够用。”
顿了顿她又道“在这块地上亩产能到三斛,是因为我用了最好的条件去照顾田地,若是普通百姓耕种,应当只有两斛至两斛五斗。”
“任重而道远。”
裴素认真看着李长安。
这块田地周遭还围了许多人,大部分都是附近的百姓。
裴素的别业在附近几个县内的名气不小于李娘子,百姓们都知道这里住了一位神农娘子,他们所用的好农具都是这位神农娘子制造。
何况田地一侧的路上每日都有许多人来来往往,只要是略懂种地的百姓,都能一眼看出来这块地里的水稻长势有多好。
一听说神农娘子要开始收割稻米了,周遭的百姓立刻拖家带口地想要来沾沾喜气。
此时已经收割完了一亩,一旁已经有人抬来了秤,就地处理完上称,三石四斗,晒干脱水后三石略高一点。
“老天爷啊,祖宗保佑,裴大娘子保佑”
目测着这一个重量被称出来的仆人和百姓互相抱着又哭又笑。
亩产三斛啊,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粮食翻了一半,意味着家里再也不用饿死人了,意味着每顿都能吃饱站在这儿的人没有一个人不曾见过自己的至亲血肉饿死在他们面前。
三年一小灾五年一大灾,若是遇到了丰年家里人还能吃饱肚子,若是遇到了荒年那就是路有冻死骨,饿死的时候肚子里都塞满了树皮草根。
有几个老农浑身黝黑,手掌上满是裂缝和厚茧,他们跪在田口,双手抓着土往脸上拍打,满是沟壑的老脸上眼泪早已如断了线的珠子一般往下砸。
“裴大娘子保佑,李娘子保佑,咱们的儿孙再不用挨饿了”
这种心情是没有挨过饿的人很难理解的感受。
整个别业中已经充斥满了喜气,所有人都像疯了一样蹦蹦跳跳,有跪在地里一跪不起的,有不管三七一十一抱着身边人就开始蹦跶的,还不停地有人跑到李长安和裴素面前给她们磕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生前,晏暠一直不明白,明明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为何父母总是偏爱弟弟把所有好的都给他,无论自己做什么都得不到关注。越是如此,晏暠便越是难受,越是不平,于是处处都和弟弟争。只要是弟弟想要做的事情,他也...
魔术的才能是一流,但体能的方面是废材召唤的使魔可以是成千上万,但自己是独守后方对此,只想说一句话。那都不是事这是得到奇迹,亦对奇迹珍爱有加的少年的故事。只要有使魔同伴,我便是无敌...
茸茸是只貔貅幼崽。一觉醒来,她脑海中有个自称阻止黑化系统的东西说,宿主现在在一本小说里,你的爸妈是炮灰,你的哥哥们是反派。茸茸不解的歪头,眨巴一下水汪汪的大眼睛。系统继续说,三天后你的大哥...
阿玖最新章节列小说阿玖春温一笑著阿玖全文阅读一句话文案裴家独生女的幸福生活。裴家在接连有了八个孙子之后,终于迎来小孙女阿玖的降生,合家欢喜。慈爱祖父祖母,痴心爹娘,八个哥哥,小阿玖的婴...
一朝睁眼,木婉成了古代家徒四壁的小农女一枚。她表示自己只想领着弟弟妹妹荣华富贵,生活无忧。咦,那个谁,你死乞白赖地凑上来做什么某人憨笑地说道呵呵,娘子,为夫来送你一副锦绣河山图。...
中西医双科博士萧茗意外重生成为十二小女孩,上无片瓦家徒四壁。一个帅到天边的胞弟,外加上小包子侄儿,这就是她的新家人。邻里邻外,家长里短事非多,好在萧茗有一技在手,外加空间神器,修房置地,誓要把新家过得红红火火。喂!隔壁的将军大人,可否一起回家种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