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书库

009 硬伤(第2页)

现在,那五朵金花组恨不得把彼此划出一道楚河汉界的样子,真是衰大了。

老师当然是不懂他们在笑什么的,按照正常教学,先叫一个到前面来当教学模板。

前面老师已经说过了,这次不竞争,举手的人再次变得寥寥无几,何况刚才都丢了面子,哪好意思再上去。

女仔们占据精神优势,但五大三粗的老师,精神优势也变成了劣势。

举手的再次不超过五根手指阿春,张秀怡,王成君。

最后一个一举手,所有人的目光都往他那里,他虽然憋的要死,可仍然挺住了。

某种程度上,王成君是很值得敬佩的人,执着的精神和脸皮的厚度都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

老师了一圈,有点嘀咕“这么不积极的不积极都没用,以后你们个个都要上来。”

最后本着教学方便,老师点了不认识但是是个男人的王成君。

所谓的武戏教学,本质上不是教武术,那是真功夫,不可能在训练班这种几个月就搞定的速成班上完成的。

主要作用还是摆架势,怎样起来像真的,但并不是用真的力气。

“大家最开始要学的第一课,不是怎么样打人,而是怎么样保护你自己,这个是最紧要的。”

这时候还没有威亚,有他们一个新台也没这个预算,打戏都是武师们自己设计,教导演员。

所以一般的武戏,都会先进行许多次的走位,并且练习过后,确保在正式拍摄的时候能够完成。

“我打出来,你要接住,再往后倒,这场戏就成功了;但是如果我打出来,你根本接不住,那这戏就失败了效果做不好会很难,就好像小孩子过家家一样。”

简单来说,彼此的时间要调整到最佳接触点,连续的类似动作之后,哪怕并没有用多大力气,也会显得彼此打得难舍难分跟戏曲里的打戏,起来是很像的,只是戏曲里更讲究功架与韵律和美感,有些很困难的动作都是演员自己做出来的,演戏则更讲究个速成。

因为在场的人不都是学过的,老师带了很多把刀来,当然都是塑料的假刀,闪闪反光,轻轻巧巧,塑料感十足。

不过没关系,现在的摄影机拍出来都很糊,这样的假刀也足够用了。

这位老师设计了一连串的动作,从上往下劈,从右下往左上格挡,转个身,右脚飞踢出去。

对方则是格挡,上劈,挨踹,倒地。

两方配合起来,一组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打戏完成了。

由于是第一次,老师给了大家十五分钟的自我练习时间,他自己则在旁边拿根烟抽了起来。

武打跟舞蹈某种程度上还挺相似,同样是一个个慢动作拆解,大家都觉得好简单,跟着做就完成了。

然鹅一旦开始组合动作,不是这个忘了,就是那个不对,再不然就是两个人配合不上。

也幸亏都是假刀,拍一下没什么真伤,但都是新手,下手没分寸,其实挺疼的。

翻译过来就是“一就会,一做就废”

的现场版本,导致整个教室里“哎呀”

声不绝于耳。

教到这里,就完了当然没有,要提及的一点是,此时都是现场收声,没有二遍录音的习惯,也没有那个钱。

那么打戏当然也不例外,不光是要打的起来风生水起,还要自己配音。

“厚”

“哈”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