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书库

第78章 第78章(第2页)

即使有部分清醒的网友理智地表示一个独立的科研单位拥有充分的自主选择权,还有很多受惠于季知行论文解析课的硕博也从行内人的角度解释科研竞争与科研合作,也完全无法阻拦网上抨击季知行及光子芯片项目组的大势。

季知行心态尚可,但邓迫等人就有些心浮气躁。

高霄干脆带着整个光子芯片项目组闭关,网线一拉,就几近于与世隔绝了,外面的风风雨雨都吹不进来。

有时候,压力即是最好的动力,所有人都卯足了劲儿,工作效率倍增,光子芯片的研发工作每一天都有可观的进展。

实验室内,邓迫正对着季知行就昨天的实验成果做总结“我们组已经能将非线性相互作用强度随阶次的衰减速率从1010提升到105,但问题是在集成光子芯片上还是不容易观测到阶次大于三的高效率非线性效应。”

利用集成光子芯片上的微纳光学结构来增强光子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这也是目前国际上集成光学与非线性光学方向的研究热点。

所以,这些日子,季知行一直在往这方面学习研究,恰好昨晚有了新的思路。

他一听邓迫说到这个问题就翻开昨晚写下的实验方案。

“你觉得,能否利用硅基材料固有的强二阶、三阶等低阶效应,人工调控多个低阶过程级联形成的非线性光学网络,借此来实现任意形式、任意阶次的光子非线性相互作用”

虽然嘴上说“能否”

,但季知行其实已经在系统实验室试尝试过了,这种方法可以避免在原子尺度修饰硅基材料的非线性响应,只要控制微纳器件的几何结构就能实现高效率、可重构的高阶非线性过程,相当完美

邓迫扒拉着脑袋想了想,也觉得值得一试。

邓迫一离开,俞竹藜就拿着厚厚的草稿本走了过来。

“给,微腔内多种非线性过程的协同效应。”

季知行接过一,601;854

嗯,跟他之前系统实验室做的实验数据是吻合的。

那么,如果进一步提升微腔的品质因子,四阶非线性效应的增强倍数便可高达1000万以上,光子芯片研发又往前迈进了一大步

俞竹藜交代完数据就又伏案开始算单光子级的量子器件的新途径。

季知行环视一周,发自内心地喟叹,他真的是太太太幸运了

其实早在1996年,光子芯片的概念就已经被提出来了。

但是受限于结构和材料,一直没有很大的发展。

然而,在这栋试验楼里,结构问题通过前段时间设计的新型光镊技术解决了,而材料则得益于炼丹炉小组炮制的硅基片,两个最大的阻碍都恰到好处地得到了合适的方案。

季知行都忍不住觉得自己简直就是天选之子,运气好到爆棚欣喜之余,他不由得想到前几天投递出去的那份论文,希望能延续这份好运气吧。

大洋彼岸,编辑室。

主编泰罗与外审专家艾瑞克正在交流一份论文的审稿意见。

“说实话,我不能给你确定的判断。”

艾瑞克摩挲着下巴,皱着眉说道,“实现量子行走全要素调控,同时两比特门操控精度高达到9967,这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然而季知行提出借用超导量子比特系统中的传输谐振腔来实现非紧邻量子比特耦合的数据总线,这是一种崭新的物理体系”

泰罗同样深深皱着眉,因为他对量子芯片领域的了解并不很深入,对于艾瑞克滔滔不绝的分析只听懂了一小部分。

但作为主编,其实他只需尊重外审专家给出的et的意见就行。

然而,作为外审专家的艾瑞克这回并不能给出确切的意见。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