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先期的项目论文已经将这种复杂性解决了一大半。
这一组的社员只要再进一步筛选效果更优的零部件,打磨各零部件之间的耦合即可。
这一组由擅长计算机的林朗领导。
而椅面材料是先期的项目理论基本没有涉及的部分,所以现阶段就得根据第一阶段电脑软件模拟出来的几个方案挑选材料、调整配比、调节形状,以恰如其分地配合压力与反作用力系统,最终达到零重力效果。
季知行领导这一组的实验,将6个成员又分作3小组。
一组负责扫荡市面上所有的座椅材料,如蜂窝凝胶、中空记忆棉、3d空气纤维等,能否通过适当的修改,使现有的材料配合压力与反作用力模拟系统发挥出零重力效果。
另外两组负责自己研发材料,分别从极软和极硬两头渐渐往中间度靠拢。
对于座椅的软硬,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喜好,而他们要考虑的是什么样的软硬度能更好地配合表达零重力效果。
在实验室,十位社员迸发了比第一阶段更澎湃的科研热情,所有人都很珍惜这个也许稍纵即逝的机会。
有季知行指导,阎教授也表示可以带人去他实验室观摩,大家很快就度过新手期,顺利上手了,实验推进得很顺利。
季知行一边为实验进度高兴,一边等着范传朔究竟要搞什么名堂,不料陆陆续续听到的竟然都是关于他的好话。
范传朔知恩图报的事如今已经传得人尽皆知了,学校论坛里还有个热帖,都在夸这位教授的德行与风范。
出于对范传朔的提防,季知行还特地花了一点时间将帖子从头到尾,越越觉得发帖人很有心机。
先是起了个很容易让人共情的标题八一八我那个特徇私的奇葩导师吸引眼球,然后以埋怨的口吻陈述自己的导师特别偏某个“补录”
的研究生,一应资源都无条件向他倾斜。
帖子八到这里,已经引起很多人的愤慨了。
“补录”
这个词语特别容易戳到“教育公平”
等大众敏感点,而帖子里描述的导师行为也更加印证了背后必然存在徇私的违规行为。
大家群情激奋地质疑那个研究生的补录资格,很快就有人扒出了薛桦的名字,对应的导师就是范传朔。
然后立刻有人跟帖,以校附属医院实习生的身份简述了薛桦救助范传朔的事,还特地描述了当时范传朔的情况有多危险,再晚来一步就神仙难救了。
至此,大家的情绪就不那么一致了,开始有一部分人觉得范传朔补录薛桦并偏袒他是一种知恩图报的行为,可以理解。
而薛桦热心救人,也算善有善报。
帖子围绕“公”
与“私”
的界限打了一天,等到有人贴出薛桦的考研成绩后,帖子里的负面声音几乎就都消失了。
因为薛桦的成绩确实很不错,即使没有救助范传朔的事,他也完全有补录资格。
然后帖子里就基本在夸这段正能量的故事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楼主时不时地冒泡。
今天说薛桦为了自己的私人课题挪用了什么仪器,明天说他又搬空了什么材料,害得范教授正经的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多次受到影响。
楼主和其他同门都很不满,但范教授因为顾念薛桦的救命之恩而屡屡纵容他的得寸进尺。
渐渐地,薛桦与范传朔的名声呈一个此消彼长的反相关状态,薛桦的名声越来越糟,基本都在骂他贪得无厌。
而范传朔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扬与同情,名声越来越好。
季知行从头到尾完,只觉得毛骨悚然,这要不是范传朔在有意引导舆论才怪了,他究竟想干什么
作者有话说请牢记收藏,网址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