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小娃拎着两串麻雀回了家,有峰还显摆地见人就说“烤麻雀,吃肉肉,香”
一路上引起多少孩子羡慕的眼光。
回到家后,家里的几个女人到娃们拎了这么多麻雀回家,有点惊讶。
捉麻雀是个很要耐心的事儿,小娃们没什么耐心,捉个一两只就觉得没意思了。
有峰抢着告诉奶奶“家家说要给我们烤麻雀吃,可香可香了。”
小雨把麻雀褪去毛和皮,剪开肚子,清理好内脏,洗得干干净净。
这一串动作是做的行云流水,利利索索。
张秀英得啧啧称赞“小雨做活儿可真是利索,这么小的雀儿,收拾的齐整,我老婆子也收拾不了这么快,这么好。”
三个儿媳妇儿连连点头,兰香却觉得很是心酸,心想这孩子真是吃了不少苦,肯定是在外面没吃没喝,不得不逮着麻雀充饥,才练出这个手艺。
这年头,家家都没有什么调味料。
小雨找张秀英要了一点酒和黄大酱,给每个麻雀里外抹上了一些。
又把家里的大蒜捣了几头,细心地涂抹在麻雀身上,既然没有调味料,做个蒜香麻雀吧。
她问了问家里人的口味,从屋檐下挂着的红辣椒里拽下一个,碾成粉末,分出一半麻雀,撒在上面。
几个小娃饶有兴趣地围着小雨,着她忙乎。
小雨又指挥几个小娃捡来一把木棍,用小刀削成合适的粗细,洗刷干净。
做晚饭的时候,麻雀也腌得差不多了。
小雨在木棍上穿上麻雀,伸到灶膛中去烤。
烤麻雀,除了调味,重要的还要掌握火候,这一点,小雨经验老到。
她穿越前在饭店当了学徒,打了两年工。
虽说手艺比不上大厨,可是也颇有几个能拿得出手的招牌菜。
在那时候,麻雀真是鸟枪换炮的典型,从四害之一摇身变成国家保护动物,饭店可不敢用麻雀做菜。
可是鹌鹑就没那么好运了,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烤鹌鹑就是小雨的一个拿手菜,她烤过的鹌鹑,没有上万,也有几千只了。
小雨不断的翻腾着木棍,烤麻雀的香气从炉膛中飘出,有峰和春妮的口水已经流出嘴角了。
“呦,院子里就闻到香味了,今天吃啥,这么香”
陆陆续续回家的放学娃和男人们一进院门,都奔着灶间来了。
兰香到杜建国进了屋,赶紧把他拉在一边,悄悄问他“小雨的事儿,记和大队长咋说”
建国摘下棉帽子,搓了搓手,说“记说放在大队部肯定不行,没人管孩子,让咱们先带着。
他们先去派出所问问有没有家里丢孩子的。
要是我们不想养,也给他们个准信儿,他们可以先帮着安排一个能临时养孩子的人家。”
小雨把二十几只麻雀都烤好后,放在大盖帘上端上炕桌。
大家伙儿一,嗬烤好的麻雀色泽焦黄油亮,又因辣椒粉和黄大酱增色不少,香气四溢,肉香中还夹杂着淡淡的蒜香,闻上去就让人食指大动。
孩子们使劲地吸着鼻子,想多吸点香味。
眼巴巴地着,就等着奶奶的一声号令。
红薯饼和苞米面糊糊也端上桌后,终于开吃了。
饭桌上的每个人都分了一只麻雀,大人的是沾着辣椒粉的。
吃起来香辣可口,很是够味。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