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家、白家再不高兴,木已成舟。
事情都成现实哪还能改变什么吗什么也改变不了。
宋家这边,宋福生跟家里人谈好了。
宋福生求的是他的曾祖母钱氏,求钱氏先见一见樊杏花,亲自问一问樊杏花是否愿意离开广善伯府当然,若依着这一个时代的规距,樊杏花只要是要脸的肯定就不能不答应宋家的意思。
可万一呢
宋福生不想勉强别人。
至少,他这一世给樊杏花一个选择。
算是他俩的双方选择。
樊杏花若愿意选择跟他家去乡下吃所谓的苦,那么,这一辈子樊杏花就是他的妻子。
他宋福生不是什么忘恩负义的人。
若是樊杏花不愿意,那么,背弃了父命的这么一个名声,宋福生是绝对不能背在身上的。
要知道,他可要走科举之路,身上不能留了污点。
钱氏得曾孙的请求。
哪怕觉得这不合规距。
可宋家的事情在外人眼中哪还有多少规距可言怕是别人已经在笑话他家,说他家都是享不了福的傻子。
干脆的,钱氏也不是乐意勉强人的意思,钱氏还真去了樊杏花的家中。
樊杏花亲爹亲娘是真不在了。
可她的祖母还在。
她就是得祖母那边的帮衬,才进了广善伯府里做一个粗使的丫鬟。
哪怕是最粗使的丫鬟,好歹有一份差事,也能领些银钱回家。
在叔叔婶婶那儿也比小时候过得舒坦些,不至于像小时候一样,总得叔叔婶婶的冷脸。
樊杏花的祖母比钱氏低一辈。
在钱氏跟前,樊家祖母还是态度挺低调的。
钱氏来时,这正好是樊杏花在家的时候。
当然,这也是提前给樊家递过话。
钱氏着樊杏花,这比曾孙大三岁的女孩子。
模样真不出挑,可他们这样的人家,真是拢一个容貌好的媳妇子,那未必是好事儿。
这身份不够,那是护不住的。
“老婆子来,也是打扰贵家了。”
钱氏与樊家祖母直接说道“此来,也是因着我家马上要赎身,就要离开京都回老婆子的老家乡下去。
也想着若是可以的话,就在福生他爹百日的热孝里,就把福生的婚事办妥当。”
“当然,也要樊家的意思。
若樊家愿意,咱们就赶紧的趁着时间,一一办妥了。
若是樊家不乐意了,咱宋家这要离开京都,也不好担搁姑娘的青春,就也同意解除了婚事。”
钱氏这话说的明白。
这来樊家就要一个准信了。
要么,同意。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