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优雅声音轻柔,含羞带笑楚楚动人,换着他人定会神魂颠倒。
暄王突然感觉一股无名怒火冲出胸膛,直接喷向这个陌生女人。
“别胡乱喊叫,限你两天搬出王府,本王的妃位不是什么人都能肖想的。”
暄王原本对这个女人有点怜惜,当年没选她做正妃,给个侧妃份位也无所谓,可是赶走正妃取而代之就不行,尤其是知道乔璟妍隐藏的身份以后,没有人能取代那个女人在自己心里的位置,因此,不管她是否无辜,必定会成为怒火喷的承受者。
杜清吓的手脚软,噗通一声跪在地上,爬到太后面前哭着乞求。
“太后救命啊,我一个清清白白的小姐,明媒正娶抬进了王府,我这辈子生是暄王的人,死是王府的鬼。”
“闭嘴,你敢触我王府的兆头,本王将彻查杜尚书的升迁历程,有一点猫腻让你们全家在阴曹地府团聚。”
她寻死觅活的想嫁进王府,多半是为了家族利益,这一棍可谓是打在了蛇的七寸上。
杜尚书一个寒门出身的二甲进士,从七品小官做到尚书之位,即便是能力卓越,但也有可能经不起深究。
杜清是个聪明人,听到暄王无情的威胁,知道太后保不住她,再坚持下去就不光是自己颜面扫地,家族蒙羞的问题,恐怕父亲经营了几十年的地位也难保住,心一缩干脆装惊吓过度晕过去。
看着杜清被抬出去,太后气的脸色白,这个王妃是她主张娶进王府的,暄王刚见面就要将人赶走,这无形的巴掌可是啪啪打在自己脸上。
“暄王好威风啊!
可是在责怪母后?”
太后习惯了不讲理,无论儿子身份多高,用孝道压制最管用。
果然听到了暄王郑重其事的回答:“儿子不敢。”
这个回答太后并不满意,杜清搬出王府不仅关系到杜尚书府颜面,自己也会被人私下诟病,这样的结果很不想看到。
于是她便作出了些许让步。
“暄王实在不喜欢杜清做正妃,那就当个侧妃,总之不可以赶人出府。”
暄王低头不语,此时一片寂静落针可闻。
还是太皇太后笑着打破僵局。
“本宫觉得还是应该多心疼自己的孩子,暄王这些年马不停蹄的征战,内忧外患解决的差不多,就让他过自己想要的日子吧。”
这个话题没有冲突,皇上无比感慨接话。
“为兄能登上皇位,多亏五弟智勇双全,如今北疆领土拓展百里,边境明晰易守,五弟功不可没。”
太后想起几年前那些惶恐不安的日子,心里依然会颤抖,如今的风光明面上是皇上儿子给予的,那个关键时刻守护这一切的儿子,此时却在痛苦中煎熬,这些痛苦与自己脱不了干系。
太后在为这个儿子心痛,二十多岁的男人,别人的孩子都到了念书的年纪,他的儿子才刚刚学会走路,更难过的是,至今连自己的儿子长什么样都不知道。
想到这脑子里就出现了那张时而讨巧,时而张扬无畏的脸,就是她恃宠而骄,儿子的难过多半来自于她,至于那个杜清小姐,只能听天由命了。
太后看着暄王语重心长地说教。
“本宫并非有意要拆散你们,当时她那个样子别提多强硬,你也不能太惯着她,堂堂王爷的后院哪能只有一个女人?”
暄王抬起头,语气平缓的回答:“母后说的对。”
太皇太后见母子俩聊的有点尴尬,适时插话道。
“太后不用操心太多,儿孙自有儿孙福,本宫建议你出去走走看看,神龙潭是个好地方,暄王的那个院子看景很美,住得也很舒服。”
“皇祖母出去游了一圈,这精气神是大涨,看上去起码年轻了十岁。”
女人无论多大年纪,都希望活出年轻状态,皇后夸张的吹捧很是受用。
太皇太后手抚着胸口位置笑着承认。
“本宫觉得这颗心年轻了很多,尤其是观看龙舟比赛的时候,仿佛回到了闺阁年纪,好快乐好开心。”
听的人似乎也感觉到了快乐,太后疑惑地问:“这么好的地方,以前咋没听说过?”
“近两三年才有的,旁边的泰宁镇很富裕,泰宁桥又大又长,有山有水景色非常好。”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