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书库

第49章 窑口(第2页)

自泥潭镇出来,跨过汾河桥,对面便是银锭山。

银锭山上有一古寺,名叫弘济寺,说是唐太宗李世民敕命所建。

寺内有一塔,却叫虹霁塔。

时在仲春,天空宁静,日丽风清,百木青翠,万花盛开,古塔蓝天、碧树繁华倒映在河面,微风过时,涟漪波动,惊得岸鸟纷纷振翅搏击云天、鸣叫声声不绝于耳。

过桥转向南行,随河曲弯里,进入大佛沟。

沟因大佛而名,长不过五里,中间数百步平畴,麦苗已然青青;两侧山形削立,松柏参天。

往里行至半途,北面崖间有一石窟,窟前断垣残壁、荒草丛生,却是破败景象。

再往里,只可见平地之上,一支井架耸立,一堆积炭如山。

狗不理张振汉正在和几个窑工攀谈,见少东家到了,迎上前来。

存谊见那几个窑工身上行头古怪,好奇地打听,一位年长的窑工随即念了段数来宝:

俺住的是金銮殿,从早到晚见不着天;

俺戴着顶乌纱帽,其实是红柳条儿编;

俺系着蟒龙青玉带,其实是破麻绳子腰上拴;

俺手拿着天朝的玉笏板,其实是刮水牌子好洗脸;

俺扛着兵器上前线,其实是刨煤镢子把儿短;

俺脚蹬锦绣朝官靴,其实是烂布踏子露脚尖;

俺这样多风光,阎王见了也躲得远;

俺别无甚想头,只盼窑王爷可怜见,

能叫俺保住命、多挣钱……

这段快板词儿,专说窑工生活。

窑工们早习惯了艰困、无如奈何的境遇,一面咽下苦水,一面也学会了穷开心。

张振汉叫那年长的窑工带明玉和存谊先去安顿,自己和把总陪同少东家四处参观。

井架前,有个窑工正使劲摇着辘轳。

辘轳拖着粗绳、抖抖颤颤地往上提升,另一人目不转睛注视着井口,见满满一竹笼炭上来,便拽到一旁、摘了挂钩。

摇辘轳的放下摇把过去,两人将炭笼抬到炭堆前,倒掉笼中的炭再回来。

一人还去看辘轳,一人对着井口,手凑成喇叭状向下喊:“下笼了——”

停了片刻,挂好笼钩,手一松,竹笼便下落,拖着井绳蟒蛇一样从辘轳上窜出,钻向黑洞。

辘轳高旋转、出轰隆隆巨响。

明文问把总:“都是这样提炭的吗?”

“也有不是竖井的,比这个省事。”

明文默默看了会儿,拣根树枝蹲下来。

他在地上画了个草图:一匹马拉着跟粗绳子,绳子蹦得直直的,绳子另一段缠绕在不带把的辘轳上。

辘轳被四根木柱支着,下面吊着个筐子。

张振汉和把总看着明文画完,恍然大悟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却是省人省力的好办法!”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