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像其他女人,明明心里乐呵,嘴巴还骂骂咧咧,死装死装的。
两人都没想到,等事时,老夏家的人就跟狗皮膏药似的,死死粘住他们,怎么都摆脱不了。
就在夏宁到处跑,到处囤水囤柴囤鱼的时候,百姓们渐渐察觉到了不对劲。
这气温一日高过一日,寒潮二十天,棉袄换成了短打都还热的不透气。
田地,更是被晒得邦邦硬。
最让他们不安的是,他们现,河里的水位好像在下降。
“村长,天这么热,种子下去能芽吗?今年,咱们还能有收成吗?”
夏家村,十几个村民围绕着村长,问长问短。
同样的情形,其他村一样在上演。
他们刚种下去的稻种,没水,怎么芽。
想要芽,就要每天去浇水。
天气这么热,刚浇的水,马上就被吸收,不到一个时辰,地又是干裂的。
这可咋整,他们总不能一天在田地不停的浇吧,人也干不动啊!
再这么热下去,他们怕自己喝的水都要没了。
有几个老人满目哀愁,老天爷,是不打算给他们留活路了啊!
这天,热的不正常。
雪停后,就没再下过雨,若真是一年半载的不下雨,别说粮食不能长,就是他们,恐怕也得要渴死。
有些机灵的人家,停止了夏播,偷偷花掉所有的银子,买了高价粮。
有的想卖地,可现在,谁还会接手这个烫手山芋。
更有甚者,半夜组织全家,偷偷囤水。
有的人,没事就上山,野草,嫩树叶,能摘的都摘回家,晒干。
不久前的寒潮历时一年,若再来一年旱灾,不敢想,完全不敢想,只能尽可能的准备多些物资。
村长也没辙,也不知道咋办才好。
他连自己家的地都快愁死了,哪敢给村人支招,到时候,错的全是他。
“这天,谁知道呢,你们自己个回家商量商量,想想办法,我自己,现在都不知道怎么办了!”
知道村长说的是实情,大家也不好在为难他,唉声叹气的,垂着头回家了。
只是,村里之前的和谐氛围消失不见了,气氛比寒潮时期还要紧张。
各家都在为自己的将来打算。
“福喜,你说咱们怎么办?”
“这天热的邪门,要不我们先别种粮食了。
我觉得,就是种了,可能也没收成。
麦种咱们留着,到时候也是粮食不是。”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