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书库

第60章(第1页)

>

但这种控制之术,到天下一统以后,或许就不是那么好用了。

毕竟地方大了,中央对地方官吏不能像如今的一隅之地那样如臂使指,对百姓自然也无法像现在一样严密控制。

在这种情况下,六国之民,怎样才能让他们成为秦民呢?

依然是以利诱之。

张苍击掌:“大王以一亭之地相试,就是想看一看,教育、考举、工坊、赏赐,一亭百姓得了好处生了惰心,可否还有为大王效死之心;想看一看,六国之民为了这样的生活,是否一心向秦,不再心怀故国。”

少了军功的机会,但有了读书上进的途径,六国之“士”

可以成为秦国新“贵”

,六国之“民”

也有机会成为秦国新“士”

,这与军功爵制并行,或许就是破局的办法。

跟聪明人说话真是方便啊,不用他说那么多。

韩非满意的颔首,心里还有一些想法,不过都是末节,不必这时候多说,时势变化,到时自然就会做了。

比如军功爵制不能突然取消,立功的士卒总还得先将功劳兑现吧。

给他们分的地从哪里来呢?

关中是不能再分了,没那么多地可分的。

但是六国贵族空出来的地,还有很多啊,那都是肥沃的熟地。

也未必要他们亲自前去,大部分人不愿意远离家乡,那么可以在当地由官府组织耕种,固定发放钱粮即可。

反正秦律一时也不会更改,一不小心爵位就丢了,秦人也习惯了。

等律法缓和一些之后,新政带来的改变会抚平他们的不满之心,转而追求新的进身之阶。

在韩非这样的法家大宗师来看,小民就算重要,也只是作为整体而言的重要,是可以拿来算计的事物,而不是值得尊重的具体的人——或者说其实对贵族与士族也是如此,没什么不能去审视和计算的。

李斯想得就更具体了,他自信虽然自己只是廷尉不是丞相,但这些事情都会由他来落实。

这些说起来其实与法家一向的主张有点背道而驰,但那天长谈,大王十分坦诚,与他们剖析了囊括天下后的难处。

李斯现在的思路也转变了。

其实过去百家学说都是从一国之地出发来考虑的。

周礼虽是天下之礼,但那是八百多年前的事了啊,那时分封的诸国之间还有大片荒地呢,天子也不会直接治理那些封国,大伙都是各管各的。

燕国被戎狄包围,史书上百年未载燕国之事,跟现在哪能一样。

不止是法家,秦就是用任一家理论来治国,都得变,不变不行。

毕竟是跟随荀子学习的人,李斯对儒家经典也不陌生。

大王那日摒退左右与他和韩非密谈,提到一词让他们琢磨:外儒内法。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