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书库

第4章(第1页)

>

瓯水镇与平湾镇就二十分钟路程,但两个小镇很不一样。

瓯水更靠海,镇上没什么大工厂,家家户户几乎都是水产养殖户,或者孩子在外地做生意的孤寡老人。

劳斯莱斯驶行驶在镇中村庄的小路上时,每个人都用好奇的眼光打量这辆陌生豪车。

唐清悦到达目的地,下车后和陈识一起朝司机道了谢,并让他先回去,后续行程他们自行安排。

但司机不同意:“小余总说下午就让我跟着你们,事情办完了再把你们送回平湾。”

陈识不是个客气的人,直接一挥手说:“行,那您先找个地方停车,我和师姐去村里逛逛,一会儿要走了给你打电话。”

镇上的村庄里少有农田,几乎都是池塘。

下至一两百平方米的小土塘,上至几百亩的分块养殖池,几乎都在养殖对虾,鲜少看到其他品种的水产品。

唐清悦不禁皱眉:“是这个村只养虾,还是整个镇都只养虾?”

陈识从小在温城长大,毕业后又在温城的水产公司工作,对这些问题了如指掌:“别的村应该有养螃蟹,黄鱼之类的,但是非常少,19%以上的养殖户还是只养虾,各种类的对虾。”

唐清悦读博时和导师一起走访过很多水产养殖地,确实有一些地方只养殖单一品种的水产品,比如全国人民耳熟能详的阳澄湖大闸蟹。

但瓯水镇跟这些地方不一样,据唐清悦这段时间收集到的资料信息显示,温城市政府有计划将附近海域建设成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域,到时万吨级智能化养殖渔场建成,总不能只养虾,其他鱼类一概不涉及吧。

唐清悦直接问出心里的疑问。

陈识叹了口气,接着解释:“那只是响应国家号召,能不能建成还是个问题。

就我之前工作那公司,70%-80%的产品都是对虾。

鱼倒是有养,但养得都不好,也不好卖。

就这样,这还是我们当地最大的水产公司了。”

唐清悦一边走,一边观察附近的池塘,塘边还有很多养殖户正在捞虾,估计产值不错,大家脸上都带着笑。

她走上前问一个提着水桶的中年女人:“阿姨,你们这塘里有鱼吗?”

中年女人听不懂普通话,见唐清悦手指着池塘,以为她要买虾,便用方言大声回答:“还没长大,不好吃,现在不卖,你过半个月再来!”

唐清悦一脸懵地看着陈识,等他翻译。

陈识上前主动帮她问,几个来回对话后终于问清楚,“阿姨说她以前倒是在这池塘里养过淡水鱼,但是死了很多,养不好,村里没人能养得好,而且好的鱼苗也很难买到。”

唐清悦跟阿姨道谢后接着往前走,一路上又问了很多养殖户为什么不养鱼,答案都是大同小异。

“当地没有苗厂?”

唐清悦问陈识。

“虾苗厂很多,鱼苗厂比较少,而且苗种不太好,成活率都不高,品质…哎呦……”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