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说的可是真的?”
“是,改良粮种的事情,从臣十岁就开始了,至今已有八年,臣考上秀才时,父亲送了我一个小庄子,就是种粮的。”
“就是你种出牡丹的那个庄子?”
圣人问,牡丹花的事儿他还是很有印象的。
“是,当时只为附庸风雅,后机缘巧合,结识了一位擅长种粮的赵老,田地事宜,都是他在打理。”
史仲竹看了圣人一眼,更详细的解释到:“粮种是臣游学时偶然发现的野生水稻和已有粮种的改良,如此,在福建等南边可以一年三熟,在江南鱼米之乡可一年两熟,四川等地一年一熟,北方不兴种稻谷,但臣有一位好友,原是河套马商,叫盖宽,他迁居东北,在与女真交界的地方做贩马生意,臣请他试验,也可做到一年一熟,只是那个地方多山林,百姓还是以渔猎为主,种田也多种小麦。”
圣人一听,就知道史仲竹是做好完全的准备了,史鼎在福建任职,他本人去过四川,又有朋友在东北,一定是试验好了,才报上来的。
圣人激动得不得了,这是多么了不得的德政,结合折子上说的,可以高产……圣人都可以想见,后世怎样歌颂自己的功绩,立马就要去史仲竹说的庄子上查看。
刚起身,理智回笼,又问到:“怎么这时送上来?”
“粮种改良不易,臣花费近十年时间,不过略有小成,本打算在圣人御极天下五十年的庆典献上,以添光彩,只是……”
“你就该在大典上献上的。”
圣人叹息。
“臣知道,臣知道,可……可……,耀昀不仅把您当成圣人……”
“你还把朕当成什么?”
“长辈,臣第一次见圣人的时候就说过,您是长辈。”
史仲竹说着说着,眼中含泪。
“傻孩子。”
圣人摸了摸他的头,对高伟到,“去请太子过来。”
圣人知道,史仲竹也知道,这样的祥瑞德政,在圣人的庆典、新皇的登基大典上献出来,才是最恰当的,两位圣人都不会得罪,其实人走茶凉,待新圣人坐稳皇位再献上,得到的好处更大。
如今圣人一说退位,多少大臣已经准备抱新皇的大腿的,加之后来一系列事情,退位后的太上皇,越来越喜爱史仲竹,此乃后话不提。
待太子到来,史仲竹已经整理好仪容,侍立一旁。
“儿臣给父皇请安,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太子请安,也不像臣子下跪叩拜,作揖就是。
越是最后关头,太子越是谨慎,身子九十度弯曲,是对圣人最大的尊敬。
圣人也很满意儿子的孝顺,示意他上前到:“朕有件事要交代你。”
“父皇吩咐。”
“耀昀,你知道的,”
圣人一直史仲竹,道:“他从小就爱种花种草,还给朕进上过牡丹。”
太子以为圣人想托付自己多关照史仲竹,这当然没问题,史家本来就是他的人。
连忙表态到:“耀昀才德兼备,年轻有为,自然是好的。”
“不是这个。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