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果然吗?爹你快讲。”
史爹见儿子终于高兴起来了,才开始讲课。
心里想:那时这时,那时虽救了圣驾,但前程未定,自然需要家中儿郎都有上进心;这时,自己袭了保龄候的爵位,大儿子前程已定,其他儿子则需另谋出路。
学问知识,这些都可以慢慢教,只是这心性必须早定。
自己这一代的教训还不够吗?
史爹史鼎,也是嫡次子,只是和大哥年岁差距不大。
他大哥身体不好,史家又是武勋世家,史爹自然比自家大哥更得老爹欢心。
史爹也一心以为,好好学武能让老爹开心,更是苦练。
只是,这爵位传与嫡长子,是礼法定了的。
史侯爷初始也没有当回事,一直比较宠爱史爹。
突然一天,史侯夫人、自己亲娘,提醒自己亲爹“规矩法度、上行下效”
。
自这以后,史侯爷就注意维护嫡长子的地位与权威了,也不在明目张胆得宠爱次子。
史爹真是一下子给打懵了,这真是亲爹亲娘吗?
只可怜了史爹,半大的孩子,被自家爹娘闪在半空,不上不下。
要说史爹有觊觎爵位的野心,那也不是,半大孩子懂什么;要说没有,也不确切,毕竟从小大哥身子就不好,接受的教育都是自己要顶门立户。
要只是这样,史爹最多郁闷两天也振作了。
最怕“但是”
啊!
但是自家大哥的身子那是真不好啊,做不了武将不说,文官他也做不了啊。
这样的多愁多病身,怎么出仕啊?
史家在官场上的延续,重担还是落在了史爹的身上。
史侯爷把家族延续的担子压在了次子身上,也尽心尽力教导,只是不给家族人脉,资源依旧往大儿子身上倾斜,不管大儿子用不用得到。
还时不时得敲打史爹,不要惦记家里的爵位,要自立自强。
这不是给你吃草,让你出血,只让出力,不让吃肉,搁谁身上也受不了啊!
史侯爷“幡然悔悟”
后,怎么宠爱长子那是三天三夜都说不完,君不见,三个儿子的娶妻生子了,大孙子的八岁了,家里的称呼长子还是用的“大爷、二爷、三爷”
。
史侯爷就是要次子和三子明白,这个家以后还是要传给长子的。
史侯爷觉得这样做即维护了长子的地位,也扶起了次子;史侯夫人,也觉得自己的三个儿子各有出路,真是好极了。
史爹让这样“公平公正”
的做法寒了心,一心带着弟弟闯事业。
不给人脉就自己结交同级低阶武官,广泛撒网,反正总会有人升上去。
家族资源不多,就自己收揽人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