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王可不管他们愿意不愿意,整个天下都是他父皇的,他代表父皇前来,就算这些当官的不愿意又能拿他怎么样?轻飘飘扔下这句解释,端王直接命亲卫清点人数,带兵走人。
与此同时晏衡也在飞快地收拢水匪势力。
他原先在村中住了大半个月,与附近的村民也算相熟。
又兼之有端王和平王两位殿下做保证,村民们很容易相信她。
而水匪那边,能过安生日子,打赢了甚至能当官,谁还愿意落草为寇,所以没过几天他就集齐了一大批人马。
韦家人记性都很好,当年他能在幽州城灭火时趁机收拢西北军,如今有了经验的他,在面对比西北军规模小很多的水匪时更是驾轻就熟。
见他这般熟稔,无论是端王带来的府兵还是临时集合起来的水匪,不知不觉间全都有了信心。
更让人欣喜的事还在后面,端王只选了精兵,能在府兵整体贪腐的情况下维持住本心,这些精兵的品性可见一斑。
且这些精兵大多出自湖边各个村落,与有些个水匪自幼相识,这会很快就相亲相爱,真正做到了“官匪一家”
。
人心齐,泰山移。
晏衡深知倭寇狡猾,清缴之事必须得快刀斩乱麻。
命村民准备好火油后,他又将府库中剩余的兵器发给水匪。
待人员稍微齐聚后,便划船向倭寇藏匿之点驶去。
这么大的动静想不走漏风声都难,他们到时倭寇早有防备。
他们将船连在一起,依托背后岛礁形成一道水上防线。
见此晏衡毫不犹豫,命人抄小路绕道后面将油泼过去,放火箭,烧他个烽火联营。
史书记:建文四十年六月,大越水师大败倭寇残匪。
湖水赤红,七日未消,倭寇惊惧,百年内再不敢来犯,晏太尉铁血之名响彻天下。
☆、第189章看清局势
大败倭寇后,紧随而来的便是整治江南官场。
两年前面临西北贪腐时,庆隆帝是做了好多的心理建设,用为帝近四十年锻炼出来的果决才下定决心,揭开着锦绣江山的表象开始腐烂发臭的本质,忍住疼痛挑破一个个脓包。
万事开头难,经历了最初的痛苦和两年的磨砺后,如今面对贪腐他已经能从容淡定。
贪的人又不是他,为什么要用别人的错来惩罚自己。
就算他识人不清选出了这么些贪官污吏,可古人说得好,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该抄家抄家,该问斩问斩,这两年来他一直在及时弥补。
他清楚江南官场复杂,这里不比西北,别说晏衡一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就算在朝堂立足多年的老油条,只怕也招架不住,所以他派了自己的儿子前去。
本来熟悉政务的武王和魏王是最好的选择,可眼见着太子倒台后两人的举动,庆隆帝心里很清楚: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