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样的儿子,有一个两个还好,印□□十分不幸,他有一群。
大印历史记载,印大祖驾崩时年七十,一生所生、活到成年的儿子共有三十七位。
印太祖为安抚儿子,免得发生兄弟阋墙之事来,只得一视同仁,三十七个儿子,不管嫡出的还是庶出的,都封了亲王位。
这样一来,大印朝在开国短短几十年,挂名挂号的亲王,就有五十几位了。
你说说这些亲王们子生孙、孙生子、子子孙孙无穷尽也,郡主还少得了吗?
好在大印帝还没被兄弟儿子们冲昏了头,保持一丝理智,亲王只有位份、奉禄,而并不分封实权与封地,得不得用,全看皇位上的。
有名无权,不得宠的亲王尚不如得宠的一品、二品的朝臣们,他们的女儿即使是郡主,又有如何的地位?宗室女,就是叫出去名头好听罢了。
这对有野心的皇子皇孙们来说,也是一种变相的折磨,逼得他们不得不奋起,要不就杀向皇位,要不就缩头做乌龟……噢,不,做亲王。
是以自印太祖一代祸起萧墙后,太宗、圣祖、世宗都未能幸免。
尤其是世宗晚年期,诸子争斗更为激烈,引得宫变之时,气得世宗吐血溅出一尺,三日后而崩。
这就使得历代坐在皇位上的那个人,不得不防了。
不但要防兄弟,还要防儿子,真是‘悲摧’两字难以形容的。
他们不敢重用兄弟,更不敢重用儿子,凡事都是斟酌再三才行,可儿子不能不生,兄弟又不能都杀,简直并称可以让皇帝谢顶的两大难。
轮到现今这位大印帝江昭乾时,他倒是省了一份心,他只要小心那些个堂兄弟和上一代宫变唯二没死的两位庶兄就行了,他不用防儿子,
他至今为止,登基二十几年了,膝下犹空,活到成年的儿子一个没有,刚出生的儿子有一个,长过五岁的儿子一个,还是先天不足、整日里病病歪歪、离不开药罐子的,至于女儿……二十年了,影儿都没摸着过呢。
每思及此事,大印帝伤心欲绝,所以每晚后宫的雨露均沾,从未停过,俨然与批折子一般重要了。
谁也不能阻挡大印帝生儿育女的脚步。
萧华长公主就是在长乐的暗示下,灵光一闪,意识到这个空子可以钻。
反正她皇弟也没有女儿,那为什么不能封她生的女儿为公主呢?她生的和她皇弟生的有什么区别?
没准封了她的女儿之后,她女儿就能给她皇弟招来一群健康的儿子女儿呢?
民间不是有这说法吗?招弟招弟,以姐带弟……
萧华长公主上朝来的打算,就是以永林伯家儿子欧子嘉欺负她和她女儿为楔子,引领着她皇弟封她女儿为公主的事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