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量来商量去饶是赵强一肚子心眼也没给两个连襟找到可以干的活儿。
最后大家只能笼统的商定到时候都过来帮忙,以后胡家摊子大了尤其是开了工厂怎么也得有几个自家人在里面,这几个女婿就是最好的人选了。
虽然胡国栋堂兄堂弟一大堆,但是哪有亲姐夫亲呢。
初二招待了女儿女婿,初三给家里的老人烧了纸,初四吴红儿回了趟娘家,之后又是七大姑八大姨的串了几天亲戚,正月就过了一大半儿。
平时都是要满满的歇一整个正月才开始忙的,但是今年刚刚过了十五,胡国栋他们就忙活上了。
办厂子首先要干的就是盖厂房,找一块儿合适的地点才是正理。
胡国栋他们没把厂房选在安平村,因为安平村虽然是他们的大本营,但是交通毕竟不是那么方便离镇上也有那么一小段距离。
他们把工厂选在了一个大马路边上,这里正好在他们村和镇上的中间不管是去村里还是镇上都方便的很。
不过选地方容易,但是拿下这块地方却难,好在赵强家里有熟人,再加上现在上面的政策就是鼓励创业,因此费了一番功夫之后到底是拿下来了。
不过不管是胡国栋还是赵强都感觉自己的腿都跑细了不少。
搞定了地方,天一暖和厂房就热火朝天的盖起来了。
这次不比去年盖房子的时候仅仅是两处楼房,这次的规模大的很,因此胡国栋也就没在像去年那样找亲戚或者堂兄弟过来而是专门请的手艺好的人,论天算钱,中午饭也不管了,一起算在了工资里。
当然了熟人里面有人想过来当小工,他们也欢迎。
监工和算工钱的事儿就王立和吴新会一起来。
王立老成持重吴新会有些小精明俩人搭伴儿是最好不过的了。
家里盖着厂房,胡国栋和赵强却为另一件事情犯了愁。
虽然两家平时都不差钱,但是现在一扑腾摊子手里的钱却怎么也不够了。
现在盖厂房以后还得买机器、雇工人。
再说家里的养猪场也得扩大规模。
胡家现在用的那个猪场还是以前村里集体养猪的地方,虽然不小,但是养上五六十头猪也就顶天了,再扩大数量根本养不下。
因此这养猪场也得重新盖。
甚至再过一段时间还得再买一批小猪,家里虽然也有母猪但是根本不够,就算是以前到了春天也都是要再买一批的。
猪的数量多了,收购的粮食也得跟得上,要不然买了也没用。
这么一算哪哪都需要用钱,尽管胡家在安平村能称得上是首富,但是在这个万元户都十分稀罕的年代。
他们家就算是再有钱能有多少呢。
胡家老两口的棺材本儿甚至吴红儿的私房钱都加在一起也不过将将三万而已。
至于赵强那里,为了凑钱他连当年非要娶胡杏儿对着她娘撒泼打滚的本事都使出来了,再加上他辞职供销社给的一次性补偿款,他们夫妻俩攒了这么多年的俩儿子老婆本儿满打满算凑了两万。
赵强倒是想去哥哥弟弟那里试试,但是却被胡杏儿泼了冷水。
赵强他爹娘把养老钱拿出来已经让两个妯娌咬牙切齿了,如果赵强再去借钱恐怕家里得打起来。
说实话赵家老两口要不是只有大宝和二宝两个孙子,赵强又一口一个为了儿子钱,老两口怎么也不会把钱都拿出的。
别看只有五千块钱,但是老两口却攒了一辈子,现在五千块钱的购买力是十分惊人的,都能在镇上买两处不小的房子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