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长甯道:“我本来还想着今天的事能不能拿出来做一做文章的。”
比起两个儿子相争,不死不休。
把老二给自己活出丧的事宣扬得全天下都知道就不算什么了。
干出了这等荒唐事,还能做储君?
徐茂听了她说的道:“那么容易就好办了。
如果如今已经立国数十年,四海升平,儒门弟子也就是文官们的话语权很大。
那今天的事是大事,大得不得了。
但如今四方时有战事,文官能去打仗平乱么?不能,那就没资格哔哔哔。
洛王做事也是考虑得很周全的。
当今皇帝干的荒唐事少了?可如今谁提起他不是说他结束乱世,与民休息,有大功于天下?洛王能威慑四夷,这点子事不管是文官还是皇上,都只会高举轻放,极力淡化。
对成大事的人,这些小节不是太要紧。
洛王这就是把握准了时机。”
徐长甯蹙眉,“你刚说的,谁更适合做储君得看时机,具体说说。”
徐茂比了个‘二’道:“如果皇上再有二十年寿元,大乱之后需要大治,自然是太子更适合。
太子有来自整个文官集团的支持。
武将那边其实也有不少人支持他这个正统继承人,并不是都站洛王的。
毕竟,太平盛世的皇帝会不会打仗也就不那么要紧了。
可如果皇上近年就撒手人寰,那就是洛王更合适。
到那时,我会出面劝太子让位。
他若是自己退让,善终不难。”
徐长甯道:“他的晕眩不是没事么?”
“当时没事,谁知道以后呢?而且他身上确有旧伤,长年征战之下没有才怪了。
战马都死了四匹!
不过......”
“有话就说,吞吞吐吐的做什么?”
徐长甯觉得大哥如今越来越不爽利了。
徐茂道:“不过皇上是真的晕眩还是钓鱼,也不确定。
反正他坐到了那个位置上,就难免会变。
所以我觉得徐国公府目前什么都不掺和是最好的。”
徐长甯道:“照大哥这么说,他们父子倒也不是全然的死局。”
“那哪能呢,毕竟还是有骨肉亲情在的。
怕就怕事态往不利的方向发展,再加上他们身边的人怂恿,让事态失控。
我觉着皇上如今对他们兄弟之争,恐怕也是头痛得很。
没哪个皇帝能不头痛的!
这种事也没法快刀斩乱麻。
还有......淮王那里,我觉得可能也不是一点想法没有。
他未尝没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想法。”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