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子时,方主事还在刑部加班。
除了特大的科举舞弊案、安明巷奸杀案外,还有大大小小近百个,这几日堆积的案件需要他核查。
作为弘文三年的金科进士,同批大多还在地方县城打熬,他却在短短三年时间升到六品的刑部主事,不得不说,未来的前途是一片光明。
这其中有上官的提携,更多的也是他自己的努力。
用他直属长官刑部侍郎褚大人的话来说:小方很有灵性,是个当官的好苗子!
本次科举舞弊案,就是他多方查证寻找来的证据。
不久前的安明巷奸杀案,也是他和仵作一起进行的尸检。
熬夜蹲班,顺藤摸瓜,根据痕迹和供词将犯罪嫌疑人郭北捉拿归案。
这两个案件,证据确凿,犯人也都承认了自己的罪行。
只是有一点很让人产生疑虑,他们承认了自己罪行的同时,又不约而同的表示一切都是武宣王妃指使的。
而今日,武宣王妃宣称,武宣王霍湘才是一切的幕后主使,提刑司范大人,竟当真将武宣王也给押进了天牢。
不仅如此,方主事还知道一个别人不知道的隐秘,此时镇国大将军也正在天牢里坐镇。
镇国大将军是大秦的顶梁柱,老秦皇的拜把子兄弟,也是大秦第一高手,宗师巅峰的强者。
他虽与霍湘政见不合,但又没到宿敌的地步,霍湘下狱,他大概不会去探望,也不至于落井下石。
这样看来,在霍湘被关入天牢的敏感时刻,镇国大将军此行此举必然是受到了圣上的指示。
圣上究竟要做什么?
又在提防什么?
科举舞弊案,应当是西北新金那方的手笔,不然谁也指挥不了曹礼清这位大佛,更何况让他甘愿自戕。
圣上知不知道这其中的内幕?知道的话又为什么会放纵这些事件发生?
安明巷奸杀案,看似和科举舞弊案并无关联,但凶手郭北一口咬定是武宣王妃指使,却将这两起案件串联在了一起。
可这其中的目的又是什么?
黄少兰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世家女子,虽然她是御史大夫的嫡女,还和郭相的庶子有染,一尸两命死的当真凄惨,但抛去这些,这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凶杀案。
郭北的供词里,说是受了武宣王妃的逼迫,于是日夜在御史大夫门口蹲点。
正好这天晚上黄少兰出门了,让他抓住了机会。
他趁着马夫不注意将马夫打晕,捆绑在马车后箱,又假扮成马夫回到车上,先将黄少兰的丫鬟勒死,后将黄少兰先奸后杀,又给昏迷的马夫致命一击,最后将三人抛尸安明巷的河沟,直至两天后被人发现。
但方主事作为一个资深的办案人员,知道这其中是有很多疑点的。
郭北自称没有同伙,但他一个没有武艺在身的寻常人,如何能独自做下如此大案,连杀三人,还要冒着大雨进行抛尸。
武宣王妃府上侍卫众多,派一个有武艺的去做岂不是更为保险。
黄少兰又为什么要在已经宵禁的夜半三更驾车出行,去的还是人迹稀少的安明巷,她要见的那个人是谁?
但这些都很难查,因为那晚的雨实在太大,冲刷掉了痕迹,实在不能确认第一案发现场到底是哪里。
所有的知情人除了郭北都已丧命。
若是想要御史大夫和宣王妃敌对,也不合理。
因为御史大夫本来就与宣王妃不合,将黄少兰死亡的锅盖到宣王妃的背上,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
更何况除了作假,他们也并不能找到宣王妃本人和这两起案件有关的证据。
范大人之前计划的的污蔑和屈打成招,是圣上的一步棋?还是某些人的嫁祸?又或许只是为了尽早结案的懒政?
是郭相?是范大人?是高廷尉?是镇国大将军?
还有他的上司褚大人、以及远在西北的新金都有可能。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自古深情留不住,总是套路得人心。苏殷自从被绑定反派系统以来就勤勤恳恳的完成任务,无一失手。每一次任务都完成的非常完美,成功取得人人喊打的反派Boss头衔。当然最后他也成功的被主角干掉了,再一次印证了反派死于话多的真理。真是可喜可贺可喜可贺。可是有一天主脑突然告诉他,由于许多反派死的太冤,集体暴动导致世界不稳,让他去改变反派的命运。exm???这活可不好干呀!各位书友要是觉得快穿反派话不多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郎君金榜题名,糟糠妻被骗下堂。天灾人祸频频,下堂妇死得凄凉。重生归来,她不仅要踹渣夫夺家产,还要在天灾荒年,广积粮高筑墙,过上悠闲好日子...
穿越到自己写的书里,换做任何人都会欣喜若狂,可温亦谦却有点慌。早知道我就不写黑暗文了,随便出个门都能遇到几个变态杀人狂,这谁顶得住啊s黑暗风,沙雕向。...
大胆开个预收穿成病弱反派的未婚妻以下是本文文案穿成男主无c文中不配拥有姓名的反派病弱同桌,身娇体弱一步三喘的覃莳得到了一个学习系统。努力学习可续命,可惜系统十分抠门,覃莳头悬梁锥刺股却依...
世界被拯救了。因为我需要一个地方发表文章。...
兵王,这是在任何一部字典上都查不到的词,士兵创造这个称呼仅是为了表达对他们中间绝对佼佼者的敬佩和尊敬兵王,士兵中的王者,他们仅仅是士兵中的王者,也许他们永远也成不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将军,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