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代善便坐在隔壁听着水淳刻意引导赵良之说些将来的打算,会如果对待妻子等话。
这时候的人,自然没有谁会说不纳妾啊什么的,只听得他不把妻子当物件,也不在意嫡庶,喜欢温柔女子之类的,便假作巧遇地敲开了他们包厢的门。
这本是他们计划之外的举动,水淳一点儿也不作假地惊讶问道:“老太爷,您怎么来了?”
一边说,一边赶紧起身扶了贾代善坐下。
赵良之一看便知道这便是荣府的老太爷了,忙离座行了礼,等贾代善发话才坐下。
贾代善也是一时兴起,想近距离接触一下这个男孩,看他是不是那种言行不一的人。
聊了一会儿,又吃了酒,贾代善这才满意地离开了。
赵良之也知道老太爷这是为了孙女儿来相看自己呢,耳根便有些发红,又有些紧张。
他早听水淳说过那个女孩有多么漂亮,多么温柔了,心里也对这个女孩产生了向往与期待,只准备向叔祖父报备过后就请媒婆上门去提亲。
不想今天在这儿遇见那个女孩子的祖父,心里便有一种见岳父的紧张与羞涩,几乎不知道要怎么说话了。
水淳见状,心下倒为小姨子松了口气,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别紧张,我看老太爷对你满意的很,你回头便让媒婆去提亲就是了。”
赵良之脸涨得通红,又担心地道:“老太爷这样心疼孙女儿,只怕会舍不得她跟着我受苦。”
“你就把心放回肚子里吧,老太爷可不是那嫌贫爱富之人。
况且你家里虽然谈不上多么富贵,衣食无忧四字总还是做的到的。”
第二天,京里有名的媒婆便上了荣府大门。
这媒婆是经常给京里这些豪门贵族做媒的,进了荣府也是一点儿不怯,满脸堆笑地把来意说了。
老太太与大太太与听老太爷说过昨日的情景,心里也是极满意的,当即便同意了这桩婚事。
接着便是换贴、送定礼等等,至于婚期,由于双方都还小,便商定等贾琅及笄时再议。
这个时候不比现代,定了亲那女方嫁过去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了,贾代善自是大松了口气,只待过两年给贾琼也找了人家,他就可以完全放心了。
至于贾瑶,有他在,可能让她读什么经书出什么家么?
这时候的六礼什么的比古时要精减了好些了,可还是繁琐的很,都做完时也到了过年的时候。
待过完年时,朝庭就发下旨来,太后六十大寿,普天同庆,今年便开设恩科。
.
宝玉对乡试是完全没有把握的,不过贾代善却说:“我也没指望你今年就能中举,不过是去看看乡试到底是怎么样的,把那气氛感觉一下,读起书来心里也有个计较,三年后再下场也更有把握。”
见宝玉愁眉苦脸,又道,“你若是觉得家里太吵闹没法静下心来看书,就让你给你收拾个庄子,去庄子上住几个月。”
宝玉无奈,只得抱了书苦读。
不说中不中举,至少这四书五经总要读熟了罢,不然上了考场看到题目,连是哪本书上的是什么意思都不知道,还谈什么破题?
好在他也是个聪明的,祖父与夫子都抓的紧,身边又没姐妹与丫头与他玩笑,这一认起真来,进步倒是极快的。
学里的老先生连连夸奖,说恩科虽然没有希望,下一科要中却没有太大的问题。
姑娘们生活在园子里,与宝玉的关系感情也就与贾珠贾琏一般,并不像原著里那样亲近。
她们也忙得很,上学、做女红、学管家……贾琅自小跟着嫡母学着处理家里的这些事务,虽然性子还是温温柔柔的,却不像原著里那样连乳母都要欺负了。
贾代善总是担心她的性子,却不知道自己只是被原著影响,太小看她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