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爹娘总归是疼她的。
有时候打她打得重了,爹娘就会和她解释,说“打是亲,骂是爱”
,正是因为疼她,因为她是他们的好女儿,他们才不会顾忌什么。
你想,不挨打的孩子那是什么?别人家的孩子你才不好意思打呢。
可不是嘛,别人家的孩子才不好意思打呢。
迎君知道,爹娘对她都是用心良苦。
不光是迎君,迎君的弟弟也挨打。
他挨的打可比迎君还多呢。
背不出书的时候,习作偷懒的时候,还有从学堂逃学的时候,爹娘能把他绑在树上打,冲着屁股,一巴掌一巴掌打得他狼哭鬼嚎。
每到那个时候,村里的人就会笑:“老张家的君耀又挨打了。
“庄稼人,哪有什么读书的命,非要让他去念劳什子书,难不成还真能考得什么功名?”
这话可千万不能让迎君的爹听见。
若让他听见了,君耀的打都得缓缓,迎君爹非要出去和人大打出手不成。
因为这些,迎君家和村人的关系总是不好。
所以,迎君娘私底下也会叮嘱迎君,说是迎君爹的脾气太大了,给乡里乡亲都得罪了,以后乡亲们怕是不愿给君耀什么帮扶。
所以,日后迎君嫁了人,也不能忘了弟弟。
到底是亲姐弟,姐姐都不顾弟弟,还有谁愿意顾呀?
说得也是。
君耀淘是淘,但也可爱得很。
七八岁迎君就把他背背上了,可以说是看着他长大的。
她哪可能不顾着君耀呢?这哪儿还用娘说。
做姐姐的,哪有不疼弟弟的。
所以,迎君也答应了爹娘,以后一定会顾着弟弟,嫁人也不远嫁,就嫁附近的村子,时常能回来帮衬着。
可惜,迎君食言了。
迎君喜欢上了一个进京赶考的书生,而那个书生也奇迹般地喜欢上了日日下地干活满手老茧的她。
倒也不奇怪。
迎君的好看在这一圈儿的村子也是排得上号的,一双大眼睛亮晶晶的,笑一笑像是映了日头光,迷倒一个穷书生算得上是什么大事。
迎君便和那个书生好上了。
迎君和那个书生说田里的趣事,书生教迎君读书写字。
那还是迎君第一次正经拿笔呢。
以前好奇的时候,她也拿弟弟的笔玩过,没两下就叫娘给骂了,说那笔墨都可贵了,别拿来糟蹋。
她就很愧疚,心想爹娘让弟弟读书不容易,她怎么还能浪费东西。
可现在,陈郎的字比弟弟……比弟弟的先生写得还好看呢,他却不嫌弃她浪费东西,还握着她的手,一笔一笔地教她写自己的名字。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