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话,不过一炷香工夫便传到大明宫,老圣人听罢便笑了,口中却嗤道:“哼,算那小混蛋还有点良心。”
第五十八回 病势沉重如海托孤 算计家产贾母发愁
海船买卖是笔大生意,一直到入了冬,才算告一段落了。
赦大老爷也完成了蒸汽机的最后调试,准备到南边去,正式装船实验了。
其实蒸汽机早半年就弄好了,大老爷一直拖着不肯南下,皆因他家香香的小孙女儿还没有降世了,他又怎舍得离开。
等到大姐儿降世之后,他又忙着抱孙女,更没有出远门的意思了。
这一拖便拖到了深冬。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一封来自扬州的书信,搅动了荣国府的平静。
荣府表姑娘林黛玉的父亲,乃是当年老圣人钦点的巡盐御史,便是宇文祜继位这几年,也没有挪动他的位置。
皆因此人长袖善舞、八面玲珑,却又持有底线能坚守原则,实在是盐政上不可多得的人才。
有了他在盐道上,这几年的盐税收入稳中有升,不复以往的混乱。
只是,今年刚一入秋,林如海的身子便多有不适起来。
起先他并未当一回事,不过是用药调养罢了。
可谁知病情没什么起色不说,竟是一日重似一日。
等到入了冬之后,已是卧床难起,病势沉重了。
甚至,已有名医告知,让他好好养着,能拖一日算一日吧。
林如海如今尚不到四十岁,正该是一个男人年富力强的时候,却已经被下了生命的最后通牒,所遭受的打击可想而知。
当即便把一应的雄心壮志都抛了却,只放心不下远在京城的独女黛玉。
若是他一旦不幸,独留下黛玉一个孤女,可该如何是好啊?
沉思良久之后,林如海勉强挣扎着爬起来,亲手书写了两封书信,命心腹管家亲自进京。
一封乃是给岳母史太君的,内中述说自己的病情,要将女儿黛玉接回扬州相聚;另一封则命管家避开旁人,交到大舅哥贾赦手上,其中言辞恳切,一派托孤之意。
当年,他刚把黛玉送到她外祖家时,便曾收到大舅兄的来信。
信中详述了荣国府的内情、现状,又提了外甥宝玉的大小毛病,对他多有提醒劝诫之意。
只是当时自己并未放在心上,只当是已为黛玉做了最好的安排。
黛玉没有兄弟帮衬,能跟贾家亲上加亲,当能少受许多委屈。
即便是贾家有什么不妥,有自己在黛玉后面站着,谁又敢轻忽他林如海的独女。
可却没想到……
如今林如海是后悔了,早知道自己有今日,他怎也会多少听些大舅兄的劝。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